![]() |
![]() |
![]() |
---|
![]() |
![]() |
![]() |
![]() |
![]() |
![]() |
---|
推荐一本书:《大国悲剧》
![]() 如对《大国悲剧》书有兴趣可在Google上查到: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2/26/content_7672433.htm
附:【内容简介】
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痛定思痛的巨作!尘埃落定之后的省思与叩问!苏共垮台15年祭,大国悲剧真相还原!本书穿越时空的迷雾,详细、生动、全面地叙述了苏联解
体和苏共垮台这一震撼世界的历史性事件的全过程,以独特的视角深刻分析了事件的整体内在逻辑,揭示了与其相关联的各种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展现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千百万人民由此所经历的困窘和悲惨后果。
中文版前言: 苏联的兴亡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影响至巨的大事件,它直接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大格局。如今,苏联的兴亡史、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及其后果,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理论工作者研究社会主义前景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对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我们是感到十分惋惜和遗憾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曾经多次陪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等同志赴苏联访问,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等来华访问,我也曾当过翻译。我结交了很多苏联朋友,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随着苏共和苏联的逝去,这些都已成为如烟的往事。因为这层关系,我对苏联解体之谜格外关注,对新解密的苏联档案和有关当事人的回忆和反思格外留心.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拉开时间距离的观照可能更为客观、冷静、清明和超脱。痛定思痛之余,15年来,雷日科夫几乎没有一天放松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研究。他曾同数以千计的本国和国外思想精英交换看法,促膝长谈;也曾无数次深入底层,倾听普通人的意见;他还曾阅读了大量的有关著作。此书基本按时间顺序,全面回顾了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并清晰地梳理了它们的来龙去脉。对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说法很多,以致许多资深的研究者也感到扑朔迷离,迷雾重重。但由于雷日科夫当时身处最高决策层,因此对于历史关节点的把握就非常准确,对于此起彼伏的各种事件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就叙述得更合乎逻辑,也更为清楚。这种系统、明晰、中肯、准确、全面并具有独特视角的叙述,对所有想要深入了 解这段历史真相的人,都将是莫大的帮助。
这本书虽属宏观叙事,但却始终保持了明白晓畅的语言叙事风格,结合了大量历史细节,以亲身经历的具体事实澄清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传言和关于某些问题的悬案,可谓做到了有根有据,深入浅出。而且事事讲来心平气和,有睿智的长者之风,读起来引人入胜,发人警醒。 无论如何,苏联解体都是一个" 大国悲剧".前苏联70年的历史已经成为蕴藏丰厚的研究资源。在当前我国思想舆论界掀起一轮" 大国研究热"的当口,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这样一部解剖曾经的超级大国苏联崩溃的著作,无疑很有意义。我相信,此书的翻译出版,定能引起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兴趣和关注,定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研究和苏联研究以及其他内容广泛的理论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是为序。
阎明复
2007年11月
(前言作者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政部副部长;现任中华慈善总会会长)
【译者后记】
斯米尔诺夫先生曾两度同我有过密切的文字之交,而且后来又承蒙他撰文在莫斯科报纸上对我和我的同事们的工作加以谬赞。这次他是应邀同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社会大学副校长、莫斯科名人俱乐部执行主席、原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主席科京先生一同到哈尔滨来参加2007年冰雪节的。为雷日科夫的新作寻找译者并安排在中国的出版事宜,是他们此行的主要任务。他见我应允了此事,便邀我到宾馆同科京先生面谈。 科京向我简要地介绍了这本书的大致状况,答应回国后立刻把该书的电子版文字和图片设法传递给我;而我则向他保证一定努力忠实地传达原文,并帮助他们物色到一家合适的中国出版社来做这项工作,以不辜负作者的期望。这样,这件事便定了下来。科京回国之后,很快便通过特快专递发来雷日科夫亲笔签字的版权委托,又通过电子邮件发来该书全文;再后来,又通过本书译者中在莫斯科工作的徐明稼带回图片光盘。而我,则把此事向所在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做了汇报。院长曲伟先生和院老年科协深知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表示积极支持,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鼓励。我们对国内几家重要出版社的情况进行研究,认为还是请新华出版社支持这项工作为好,于是便把全书的简介寄到了新华出版社。
在此,我愿代表全体译者,向所有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帮助和鼓励的领导和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假如这本书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将是对我们的劳动,也是对这些朋友最好的回报。 徐昌翰
2007年11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