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 惟君心清 —专访著名核物理学家何泽慧 沿着中关村的林荫小道前行,找到那栋灰砖小楼,走进一间狭小的房间,我们见到了著名核物理学家何泽慧。何泽慧院士是“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的夫人,曾与钱三强一起发现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 8月3日,温家宝总理登门看望了93岁的何泽慧,并送上了一盆美丽的蝴蝶兰。“都一个多礼拜了,花儿开得还这么欢。”何先生的女儿、北京大学教授钱民协说道。几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蝴蝶兰清新嫩紫的花瓣上。 安居陋室 老人坐在一把老式的木椅上,衣着朴素,银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木椅旁边是她父亲送的一架钢琴,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她与家人的照片。 何泽慧是我国第一代女物理学家,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4年后获得德国柏林高等工业大学工程博士学位。在德国海德堡皇家学院核物理研究所期间,她首先发现并研究了正负电子几乎全部交换能量的弹性碰撞现象。 提起这些成就,何先生不以为意地摇摇头:“我就是有什么做什么……顺其自然。” 上世纪,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钱三强和何泽慧从核分裂时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出发,进行数万次观测,终于发现约300个核裂变中 就有一个分裂为三块,这就是三分裂现象,这一成果和随后由何泽慧第一个发现的四分裂现象,被居里夫妇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实验室第一个最重要的成果。不 少西方国家报刊刊登了此事,并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 然而,这位声名显赫的科学家对于这样的荣誉却很是淡然。何先生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居里夫人”,她一心专注于科研,没有刻意地去设计人生。 屋里的光线有点昏暗,房间的摆设十几年如一日都不曾挪动过。书桌、沙发、钢琴将房子的空间挤得更为狭小。对面的墙壁上镶着一副木制相框,“那是挂上用来遮丑的,因为墙上有个窟窿”,钱教授解释道。 1955年以来何先生就一直居住在这里,不曾搬过家,温家宝总理曾提起给她换个屋子,老人没有同意。钱教授幽默地说:“搬到哪里都要装修,是在花钱买污染,老人还是住在熟悉的地方好。”何先生像孩童一样眯起眼睛笑了。 这座房子留下了老人的很多记忆,她在这里的生活轨迹已经刻入了新中国的成长履历。 周三是工作日 说到工作,何泽慧老人有了精神劲儿:“都好久没去那儿了。”何先生曾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即使现在已是93岁高龄,她坚持每周至少去所里一次,两小时以上。 新中国成立初期,钱三强和何泽慧受命筹建近代物理研究所。当时所里连最简单的实验仪器都没有,钱三强和何泽慧每人骑了一辆自行车,在北京旧货店和废品收购站寻找可以利用的旧五金器材、旧电子元件。何泽慧绘制图纸,钱三强动手制作。 不久,两台简易的车床制造出来了,利用这两台车床,他们制造出了研究所急需的仪器设备。 到1955年,由钱三强担任所长的近代物理研究所已经初具规模——科研人员扩大到150人,新中国第一支核物理研究队伍形成了。 前段时间,高能物理研究所休假,何先生一周没去所里,不禁在心里惦念起来:“其实去也不干啥,他们也不让我干了。” 这周开始,何先生又要恢复工作了。钱教授说:“周三是何先生的工作日。”何先生问道:“明天周几?”听说明天要去所里,“明天我就去工作了。”何先生笑了笑,“也就是去看看,拿拿信件、杂志。” 不看小说爱遛弯儿 “我没有什么喜欢的书,有什么书就看什么书。”何先生说,“但我有不喜欢看的书。”何先生的书房摆放着上世纪50年代时的巨大书架,书架上挤满了两位科学家的专业书和平时阅读的各种书籍。 何先生从来不看小说,四大名著都没翻过。“小说都不实在,都是编的,没事可以看。”何先生说,“不是……我是没事也不看。” 平时,何先生只看看新闻联播,听听天气预报。说到这里,她感叹道:“世界变化得太快啦。”何先生看了看坐在旁边的女儿:“老古董了……你也是老古董了。”两人一起笑起来。 钱教授说:“天气预报何先生天天听,因为那会影响生活。” “要听天气预报,下雨的话就不能遛弯了。”何先生笑道。 何先生每天5点半左右就起床了,平时会出去转转,有时候一转就是一个半小时。偶尔她会去女儿钱民协的住处,“我家住五楼,何先生能一口气爬上去。”钱教授说。 “69个台阶,活动活动。”何先生又眯起眼睛笑起来。说话间,何先生不停地抬头看看温家宝总理送来的蝴蝶兰。钱教授介绍说,何先生平日最喜欢看看天,看 看花。每次看到一片片的花圃,何先生都会特别开心,还拍了好多照片。但她每次都在清静的时段逛花圃,也从来不去公园,“公园里只能看见人头,看不到花。” 临别时,何先生执意送我们出门。站在门口,她握着我们的手说:“谢谢你们来看我。” 请大家一起呼吁:祖国文明建设应从央视和国营媒体带头禁刊酒类广告做起。酒,从精神到肉体已经伤害了无数国人! |
南开校友及海内外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03/24/2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