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iemblem
2
60
首页 健康 大千世界 校友
师生

旅游摄影

关于本网

1

此情依依忆华年
纪念母校南开大学百年华诞

-忆南开及人生

文|彭树堂校友(1964级) August 30, 2019


【为纪念南开大学百年校庆,彭树堂先生特写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家国、母校、师长、同学的深念情怀,及对人生与价值观的一些思考。】

金秋十月,迎来母校华诞。百年南开风光劲,群科彦才济世猷。南开学子翘首以盼。大学生活是最可珍忆的时光。知识的灯烛,家国的情怀、教养、师恩、学谊、正直与永恒……南开魂影响着我们的一生。纵有春秋耿日月,此情依依忆华年。

同学情怀

1964年8月30日,我背着母亲浆洗缝好的被褥,携带着同学赠的脸盆、工具书,老师送的粮票,记系着父亲的题字殷殷嘱托,自家乡哈尔滨三棵树火车站上车,乘上第130次列车,赴天津南开大学开始求学之路。车厢里空空的,没有几个乘客,车启动的汽笛鸣声和列车在前行中铿锵声伴随着,继之奔驰在东北和华北大平原上。逢站必停,大约经历了几十个车站,历时36小时,终于在九月一日凌晨列车到达了天津东站,迎新的高年级同学把我接到南开大学。

于今白发老叟,羸弱瘦小,我依然思念挥手兹去的日子。惟岁月的刻刀在我人生历程中镌刻的碎影微痕成为弥足珍视的,胜过社会变迁的轰轰烈烈。

我在南开大学至1970年2月,其中经历文革长达三年零八个月。真正的学习时间不到两年。但似乎,即使这样,我们比高于我们学年的同学学业时间要长些。因为,我们这些年级还算幸运,尚能够整块时间潜心学读。而高年级的同学由于下乡参加"四清"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宝贵的学习时间绝大部分被政治运动"运动"掉了,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致使我们最终丧失整个学年学业,这不能不是20世纪60年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悲剧。经过了一个历史大变革时代后,再咀味其对我们的心灵撞击,不乏时常的隐痛。

逝去的岁月不再,大学春秋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留恋和珍藏的。青春在狂热的风暴中被打磨掉,无尽的幻想变成了困顿与迷惘,人生的路终有了启端。我依然怀念南开园的大学生活:开春化冻时散发略带盐碱味的新开湖,那湖畔的图书馆,那小河边的第二学生宿舍,那主楼五层东南角一隅的我们教室……自然由9名男生11名女生组成的我们这个班级团队,无疑是思怀的主体。
我的学生证号码是64086,"64"是年号,"086"是我在这一年所录取专业学生的排序。我们这个班有20名同学,来自四省三市一海外的同学组成班集体。既有大都市(北京、上海、天津)人文景气,也不乏乡土氛围。

64级俄语专业班,在外文系中比较活跃。因为我们班中有多名来自北京的同学,俄语基础特别是口语好,善于表达,用俄语交流很受老师重视,也令我们这些来自其他省市的同学羡慕。"俄二",即64年级班。这个大学年级符号已成为我追思不尽的话题。"我们俄二,我们班",谈起来问题有倾吐不尽的感情。大抵是由于特定的年代,我们经历了本应术业专攻学读,却被政治风暴吹刮掉年华。我们俄二班,迟传荣伶牙俐齿,滔滔不绝地外语交流,许秀兰、李茂兴有广播口才,是广播社成员,李茂兴颇似赵忠祥敦厚圆润的男中音。刘小宁来自上海的人斯文整洁,使得我们第二学生宿舍119室其他7名同学望尘莫及。刘小宁的字隽永藉意,颇带篆体,张桂贞字娟秀飘逸,十分有幸他们俩都为我留下了笔迹。赵烽有舞蹈天赋,是南开大学舞蹈队的骨干。1964年12月31日,新年除夕班上组织迎新文艺晚会,赵烽,于幼梅、王陇梅跳藏族舞《毛主席的光辉》,似乎是由于舞蹈服饰缺失,或是某个舞蹈动作不够精确,舞蹈跳完后一直交流。那时的同学们真诚,充满理想

1969年秋天我们本该毕业了,但文革正在进行,学校下乡搞"斗批改"。是年冬天因战备需要,各大军区、军兵种从高校挑选一部分外语人才到部队。全班20名同学有8人分别参加了陆海空军。

1970年2月,我与南开大学6名教师到了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部队"携笔从戎"。军旅生涯15年,后转业地方从事软科学研究工作。同学再聚南开已是30年后了。

1999年10月17日,母校南开大学成立80周年,应邀返校,老同窗学友重逢,一别母校30年。我们在韩进水、张桂贞指引下参谒了严范孙、张伯苓、杨石先塑像,参观了省身楼,范曾绘制的杨振宁与陈省身画像栩栩如生,两位大师在切磋,在促膝谈心……当我们来到主楼正门,30年前曾经学习之地历历如昨,远望着五楼一隅的窗口,仿佛我们当年学子之心又一次洞开。主楼前的塑像已由30年前的毛主席塑像被周总理塑像所取代。毛主席的威仪,周总理的亲和都已在我们心中铭刻。全体参会的学友在周总理塑像前合影留念,文彦用他的相机不时为我们摄影。


建校80周年,同学在校门合影

在大中路两旁,新开湖依旧,但旧貌多新颜,增添了范曾捐建的艺术楼,建了校鼎钟。我们所居住的第二宿舍不复存在,已为新建的教学楼替代。第二宿舍119室成为我们学子生涯作息五年须臾不离的记忆了。富有诗意的马蹄湖,当年我们经常在这里背单词读俄语之佳地。时下落叶枯黄,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骨等待人们索取。湖中间旷地是周总理塑雕,旁边是周总理心语和亲笔提词:"我是爱南开的"。心语共永,不禁思绪翻腾,我写了一首

《水调歌头--南开大学80周年校庆同学重逢》

神旅驰津门,思绪向河海。相见谋面不识,乡音辨同侪。八十春秋桃李,莘莘学子成材,盖世周恩来。晴空艳阳时,信鸽翔宇外。

天行健,允公德,真金在。我爱南开,叩扉涤臆怀。鹤发童心康颐,淡泊明志安泰,谊树当长栽。绣锦织新世,明朝更风采!这首词南开大学报刊登。


建校80周年,我和蒋文彦在主楼前合影

2009年10月南开大学建校90周年,我再一次回到母校参加校庆,并与老同学聚会,填写了一首《满江红》,刊在南开大学外语学院编《外语外语历程》。

满江红

--母校南开大学校庆九十周年

大学春秋是人生中最可珍忆的时光。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我是爱南开的"心依旧。值秋水长天菊蕊吐香时,谨以《满江红》纪念校庆九十华诞。
南开情怀,梦牵魂萦九十载。堪回首,峥嵘岁月,风华年代。晨曦读步大中路,夜色观荷马蹄湖。倏春秋无尽耿日月,鬓发白。

科教树,宜长栽;桃李妍,壮未来。欣九秩校庆,景仰高台。允公允能育学贤,日新月异聚英才。看东风劲涌海河潮,青山在!


建校90周年同学聚会

2019年盛夏,同学、印尼华侨陈美致回国,在北京与老同学聚首,回母校南开大学看望老师、同学,为传播中华文化(汉语)竭力。为此我写了首诗:

相见时难辨依难,白驹一隙五十年。

奔碌华夏京津豫,驰回母校南开园。

莘莘学子流金岁,殷殷同窗浮眼帘。

根脉文化播远馨,霞晖青山唤童颜。


陈美致参观南开大学外语学院


陈美致在北京与老同学聚会

大家风范

我十分敬慕李霁野先生。1964年9月3日,开学的第一天我见到了久仰的李霁野先生:不高的身材,整洁有素的衣着,圆润的面容,鹤发童颜,学者风范中不失彬礼谦和。大抵由于我比较喜欢文学的缘故,中学时就知晓先生的大名,是诗人,是翻译大家,著名的《简爱》就出自先生的译笔;他是天津市文联主席,是鲁迅先生诚挚的战友,曾在《未名社》办《莽原》、《丝语》……"现在由李霁野讲话",系办公室主任胡中林话音刚落,霁野先生以其略带安徽乡音介绍了外文系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的情况等。他语重心长地对新学年新同学提出殷切期望:同学们到南开一定要认真读书,心无旁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先生的教诲依然成为我们的座右铭。从霁野先生的第一堂课中我们领悟到求学治学的要义,抑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在人生演进的里程中,即令有多个解,但最大的解应该是勤奋敬业、家国情怀、道修于人,能奉于民。

李霁野教授在写作

忆及霁野先生的学范师风,想到更远一层。他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这更加增添我们对他的景仰。50多年前,一个炎热的盛夏天,我和蒋文彦我们两个从天津来的学生拜访了曹靖华先生。当时曹靖华先生任北京大学俄语系主任,霁野先生是南开大学外文系主任,两人又都是鲁迅先生的战友和学生。

在未名社期间,鲁迅先生与曹靖华、李霁野关系十分密切,往来通信甚多。在北京大学曹靖华先生寓所,曹先生朴素的着装,略带河南口音,和蔼可亲地接待了我和文彦。他说,他和李霁野都是现代文学团体未名社的成员。未名社是鲁迅先生发起,1925年8月成立于北京,共有6人,另三位是韦素园、韦丛芜和台静农。台静农在台湾大学,鲁迅先生和韦素园、韦丛芜都先后去世了。在大陆只剩他和李霁野,一个在北大,一个在南大(南开),都景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曾资助李霁野入燕京大学学习。曹靖华和李霁野以翻译大量的苏俄文学名著成为未名社的中坚力量,深得鲁迅信任。他翻译的《铁流》,李霁野翻译的《简爱》等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此次拜访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我十分喜爱读曹靖华先生的散文。早在中学时我就在新华书店买过他的散文集《花》,我至今记得拜读其优美的散文《素笺寄深情》的情景。

南开外文系主任是李霁野先生,而中文系主任是李何林先生,"双李"先生同在南开大学,与隔海相望的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台静农先生三人同乡同学,三人又同是当年鲁迅先生创办"未名社"的骨干中坚,是鲁迅得以信赖的朋友。李何林先生是鲁迅学术思想研究资深专家,曾任鲁迅纪念馆长。李霁野先生曾在台湾大学教书,解放前夕回大陆,台静农一直职守台大。著名的中华古典文化使者,"影响世界华人大贤"终身成就奖、诗词家叶嘉莹先生,就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通过李霁野先生的倾力支持、举荐从海外落叶归根到南开大学,并于1996年在南开大园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这起源于当年叶嘉莹先生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李霁野先生是外文系教师,稍后李霁野先生又应台静农邀请前往台湾大学教书。叶嘉莹先生执教于台湾大学中文系时,台静农是系主任。学缘、教缘、友缘铸佳话。2019年5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形象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宣讲大师叶嘉莹先生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连同上年捐赠1857万元,捐赠累计3568万元。南开文化积淀与传承熠熠生辉。如此范风懿德,得益和渊源于霁野先生于嘉莹先生之深谊。霁野先生于1997年5月4日仙逝,这位"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践行者,一生追求真理、光明、进步,践行着鲁迅先生开拓之路,今年南开百年校庆,适霁野先生执教90周年,诞辰115周年,谨向霁野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

霁野先生献身教育事业数十年,至善至真。在鲁迅先生去世后,他真诚关心鲁迅先生家人。他主教外文系数十年,提掖青年才俊,致力于学科建设。1998年外文系升格为外语学院,由单一语种到语学多种、学科齐备的学院,亦浸透着霁野先生生前为之付出诸多心血,这也是他毕生为之服膺的追求所在吧。

师恩长念

大学班主任杜阿先生教我们语音课,满族人,与我是同乡,哈尔滨人,她很关心我们,帮助我和马平辅导口语。还时常约我到她家中,坐一坐,聊一聊。以致后来我和蒋文彦、韩进水、张桂贞都与杜阿先生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杜阿老师下乡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特意给我和文彦写信,谈她的感受。先生朴质、待人真诚。她的爱人唐德增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干部。1952年转业,1957年到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读书,1962年毕业后留校。唐德增退休前任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党总支部书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唐德增在南开大学人事处负责教职员工的职称评定工作,其爱人杜阿在南开大学外文系当教员。杜阿老师毕业于哈尔滨市外语专科学校,该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领导的学校,始于1941年延安抗大第三分校俄文大队。杜阿是苏联专家培养出来的俄语研究生。杜阿先生学历资质好,工作热情高,教学能力强,对同学满腔热情,在评定职称时,唐德增主动让杜阿不报高级职称,把名额先让给其他人。直到退休前杜阿老师仍是副教授职称。


我和杜阿老师(左)合影

黄雪珍老师,上海人,俊俏文雅,一口上海腔的普通话,轻声曼语。她的爱人是教高年级的宗玉才教授,从苏联留学归来,也是从北京外国语学院调到南开大学,辽宁人,长得俊朗,是外文系的中坚骨干,一位有才华的教学家。宗玉才英年早逝,黄雪珍抚养一双儿女成人。1999 年南开大学八十年校庆时,我回到南开园,张桂贞带领我们同学专门看望黄老师。黄雪珍老师很达观,与儿女一起,享天伦之乐。


建校80周年,看望黄雪珍老师(自左至右:韩进水、张桂贞、霍彩素、黄雪珍老师、彭树堂)

瓦莉雅老师是中俄混血儿,其丈夫是外文系俄语老师曹世文,教授语法。瓦丽雅老师个子不高,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金发女郎,头发油黑油黑,对我们口语较差的学生很耐心。当时她已经有了一个可爱的孩子,瓷娃娃,名叫达纽莎。对三位老师至今我们十分感念尊敬。

校训泽光

南开大学是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创办的中国最早的民办大学。民国初年,张伯苓在严范孙的支持下在中国最早的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驻地七里台)毗临处八里台创办起这所综合大学,培育出周恩来、梅贻琦、曹禺、老舍这样的伟大革命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张伯苓拟制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校训,迄今闪烁着卓然特立的人文光芒。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遭到日军飞机轰炸,校舍被炸毁。随之在国难维艰的抗日战争中,南开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历尽艰辛,跋涉数千里,南移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校风,办学体制,培育出一批大师、大学家迄今依然是百年来中国教育界的典范与楷模。

张伯苓校长

南开大学校训

据说,1990年张学良被解除幽禁后,日本NHK广播协会台北专访,问及张学良"年轻时受谁的影响最大?"张学良不加思索地回答:"张伯苓先生!"张学良尚是16岁翩翩少年,在沈阳聆听张伯苓先生讲演对他心灵的震撼。张伯苓讲"中国不亡吾辈在!""每个人都要自强,中国要人人有了自我,中国就亡不了!"

2014年8月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篇词推出《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介绍一批知名大学的校训及校训背后的故事,开播第一天首播南开大学的校训"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彰显南开校魂--"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一以贯穿南开百年领异标新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受南开校训濡育熏陶,走出校门的50年来愚以校训为镜,以笔为耕,著书立说,和着时代的脉搏跳动,与改革开放风雨同行。

1984年,在军旅生涯兴盛时,我要求转业,从一个军队业务干部成为地方科技领域的一名研究人员,从事科技政策体制改革方向软科学研究。1987年2月,在北京召开全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座谈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怀仁堂亲切接见了与会全体代表。会议期间,中关村科技企业家倡议成立北京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我作为筹备组13人之一参与筹备工作。此后我作为理事和常务理事,担任秘书长15年,担任中国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秘书长18年。1987年我主持并执笔完成了《北京地区民办科技机构的研究》,作为科技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这项软科学研究成果获1987年度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北京科学学中心乃至民营科技研究领域中的空白。


北京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三排右一:彭树堂)

1987年底我参加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中央联合调查组。中央书记处责成中央办公厅调研室牵头六部委调查。我是其中成员之一,负责调研表设计和中关村科技企业运行机制、中关村企业文化两个分报告撰写。1988年3月《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报告》受到中南海最高决策层的肯定,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这项成果1988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其理念与实践价值迄今乃至今后都产生历史性的影响。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引领下,迄今全国建立了10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汇萃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与此同时,我与中关村第一代科技创业者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9年5月,我与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自左至右:彭树堂、王码创始人王永民、科海创始人陈庆振、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原副主任于维栋、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京海和陆洲创始人王洪德、长城钛金创始人王殿儒、华讯创始人戴焕忠

2001年,我主持研究《中关村创新对首都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软科学研究成果,再一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这是我第九个科技进步奖。2002年,我主持完成中央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重点课题《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2003年我退休。

退休后我继续以从事软科学研究为乐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生活有滋味。

在数十年的研究实践中,我的思维和笔触始终聚焦在民营科技创业创新、中关村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寂喧、苦甘、冷暖、羸瘦、癌症侵袭,我毫不忌惮。

无论是在寒风相袭的严冬,还是和煦温暖的盛春,在家境艰窘的时刻,课题调研、著书立说我未敢怠慢。我主持的课题百余项,主编、参与编写出版的学术著作数百万字。我坚持写日记长达56年,逾数百万字,这两个"数百万字"似成为我瘦骨清风书生悦享的"财富"

我主持研究课题成果9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我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军队转业先进工作者、"科联英才"、"改革开放30年促进中国民营科技发展先进人物"、被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授予"终身荣誉会员"等诸多荣誉和表彰,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活着抑或尽可能多地有所作和给予,这是我的一点感悟。
  

满江红·自题

人迈古稀,更着冬、风寒雪袭。空骨瘦,衣裹清癯,白发凄凄。过眼云烟渐散尽,沓步风尘终消去。惟灵台峥嵘岁月稠。何悔意?
  少年志,写作笔,从军旅,研路急。卅年持犁铧,著述几许。民营开先改革途,日记浸透青春雨。望夕阳霞晖叠山翠,心悦怡。

 

 



【彭树堂简介】:

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43年12月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开大学外语学院毕业。1970年至1984年:在部队从事军事研究工作,转业后从事科技政策、管理与研究工作。曾参加中央联合调查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调查》和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筹备与创建,担任协会秘书长15年。曾任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为名誉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业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研究中心副主任。1998年创办北京创新科技研究所任所长,兼任深圳市南方民营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等。

曾参与策划编写出版系列《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报告》,代表作有《民营科技发展研究》、《民营与科技产业》、《民营旅尘》、《创业辉煌--北京民营科技30年》、《中关村激情燃烧的岁月--第一代科技创业者风云录》、《痕留岁月~彭树堂回忆录》等。研究成果先后九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

siyuantang

nk

ball 南开主楼和校歌

11

8

南开校友及海内外各界朋友信息交流公益網站

newyearwish (Back to Top)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10/05/2023 |
©2008-2023 NANKAIOVERSEAS, NONPROFIT WEBSITE公益網站 | POWERED BY BLUEH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