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迫使驻华大使辞职解释了加拿大为何始终是个小国 为了使美国引渡孟晚舟的计划不受到“干预”,加拿大放弃了本国的一位资深大使。加拿大媒体《环球邮报》在1月26日报道,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John McCallum)的辞职是出于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的要求。 仅仅因为外国的一个司法请求,就大动干戈迫使本国大使辞职,这在很多国家是无法想象的。 麦家廉的话并没有引发一场严重的外交危机,中国只可能欢迎他的这番评论,而美国方面对此甚至没有公开置评。加拿大的反对声音称麦家廉“干预司法独立”,但是实际上,他只是就案件中的法律细节作了讨论,并表达了个人对引渡孟晚舟与中加关系的担忧,在他对中国媒体的发言中,他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加拿大政府不会干预此案。 加拿大驻华大使因在孟晚舟案上的发言被迫辞职(图源:VCG) 即使时机敏感,提出引渡孟晚舟请求的最后期限正在来临,麦家廉的话也仅仅只是不合时宜,如果加拿大真的把孟晚舟案当成一个普通的司法案件,这样的处置明显过于激烈,特鲁多要想让人相信“司法独立”,在麦家廉就其言论道歉后就应该不再理会此事。 可以推测特鲁多如此选择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顺从在孟晚舟案上保持强硬的国内压力,另一方面就是向外界尤其是美国表示加拿大不会在此事上擅自作决定。 其实,特鲁多迫使麦家廉辞职根本没有体现加拿大的强硬,反而是暴露了它的“无助”。这只说明了,他对自己口中的“司法独立”没有信心,他担心美国会对加拿大产生不满,而加拿大除了解雇自己的大使没有其他方式来抵御内外的不满。 这就是加拿大在孟晚舟案上的可悲境地,它是个小国,却夹在了两个愤怒的大国之间,承担着来自双方共同的压力,最终只能通过自我牺牲来求得它们的宽恕。 很多观点认为加拿大在孟晚舟案上没有选择的余地,甚至于在中美之间也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为地理造成了加拿大太依赖美国,以至于没有办法拒绝美国。因此,在中美关系还维持着体面的时候,它能周旋于两国之间赚取利益,但在中美撕破脸皮之后,加拿大只能向美国一边倒。 特鲁德很挠头(图源:AP) 但地理并不是加拿大必须依附于美国的原因,在国际关系史中可以找出大量实例来反对这一观点。中国在上世纪60年代后就逐渐摆脱了苏联,尽管它们有着相似的意识形态且中国需要来自苏联的援助;朝鲜也同样依赖中国的援助和保护,但它在外交上仍然保持着比加拿大更高的独立;现在的日本也逐渐开始在中美之间取得平衡,而它的安全基本依靠美国保障。这些国家都曾或正在大国夹缝中担任“枢纽”角色,它们没有因弱小而被牺牲,反而依靠独立外交掌握主动成为了获益者。 加拿大不敢忤逆美国不是因为它只能依赖美国,而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去考虑其他的选项,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是美国的伙伴,但它没有采取行动控制自己对美国的依赖,反而逐渐成为了美国的附属,在经济、安全和外交上都丧失了主动。没有独立外交,加拿大始终是个小国,相比于日本、欧盟,美国也更少尊重它的意愿。 加拿大的确与美国在经济上已经高度融合,这是它现在难以马上作出艰难选择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全球经济高度融合的当下,加拿大完全可以把“鸡蛋”装在不同的篮子里,美国可以把工厂从全世界撤回本土,加拿大也就能做相反的事情。 加拿大还需要认识到的一个现实是,全球化正在某种程度上经历逆转,在世界范围内,国际组织和区域一体化都在退却,而国家主权的标语和口号正在蔓延。在这个时候,加拿大也不再是北美自由贸易圈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将逐渐成为“美国优先”政策下被敲骨吸髓的那个牺牲品,《美加墨协定》(USMCA)就是开始。 要做一个能主导自身命运的国家,还是成为美国主权的一个外延和附属,加拿大需要作出的不仅是孟晚舟案上的选择,还有在全球化逆转态势下国家战略如何转变的重大决策。就目前来看,日本、欧洲等是美国的盟友,而加拿大可能只算是个“藩属”。 【附】多维新闻网评论(January 28, 2019): 加拿大為何成了國際笑柄? 自從下手扣留中國電信企業華為高管孟晚舟之後,加拿大的噩夢就開始了。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Justin Trudeau)1月26日突然決定解除加拿大駐華大使麥家廉(John McCallum),且決定立即生效。開除人的具體原因他沒有說,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麥家廉被免職是因為特魯多不滿其在孟晚舟一事上的表態。 孟晚舟現在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圍繞她的博弈仍在進行之中 麥家廉1月22日稱,有“支持她的充分的論據”反對被引渡到美國,之後,他澄清稱自己失言了。結果,他1月24日又稱“如果美國撤銷針對孟晚舟的引渡申請,那就太好了”。 從孟晚舟被扣一事發酵至今,特魯多和加拿大外長弗里蘭(Chrystia Freeland)就一直緊咬“孟晚舟一事是司法案件而非外交事件”,麥家廉接二連三出面這樣表態,這是公開給特魯多政府拆台。特魯多一開始公開稱不會辭退麥家廉,可忍了兩天之後,還是決定讓麥家廉走人。加拿大總理將大使公開免職,用加拿大前外交官波頓(Charles Burton)的話來說就是四個字:史無前例。 特魯多的此等“創舉”不是一個褒義詞,他本來想用辭退麥家廉的方式來平息爭議,但無奈,操作太蹩腳,漏洞太多。 麥家廉22日、24日有關孟晚舟的言論只是他個人的表態還是代表了特魯多的意思?這是不是特魯多不方便站出來表態而將麥家廉推向前台?這是不是特魯多急于脫手孟晚舟事件而讓麥家廉來試探一下外界的反應?特魯多一開始信誓旦旦說不開除麥家廉,而24小時之內又火速將其解除職務,是不是外界反應太大,特魯多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外界看到的是一個被民意裹挾而搖擺不定的總理。 孟晚舟一事如此敏感,涉及中美兩大國的博弈,稍有不慎可能會引發軒然大波,特魯多政府到現在還沒有完全統一口徑,竟然會出現加拿大駐華大使與政府唱反調的情況。特魯多政府是有多混亂? 特魯多在處理與中國關係上太過草率 再者,麥家廉的表態是實話,尤其是他給出的有關孟晚舟不被引渡的理由是客觀的。說真話、說實話的官員被炒掉,說好的西方尊重言論自由呢? 現在的局面就是:不管特魯多政府說什麼,都能被外界挑到問題。眾口難調,特魯多難以服眾。 對內,特魯多難以平息質疑。對外,特魯多是捉襟見肘。 特魯多無法說服美國不引渡孟晚舟。特朗普政府已經將孟晚舟看成了與北京談判的棋子。如果加拿大自行決定將其釋放,費了一番功夫之後,已經將中國得罪,加拿大是否還要得罪美國,牠要好好掂量一番。即便加拿大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錯誤的道路,牠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有句話說得好: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把牠走完。 而中國更讓加拿大為難。在中國眼中,加拿大在處理孟晚舟一事上扮演了美國“幫凶”的角色,并且加拿大還事先不通報,讓北京感到“被朋友背後插刀”。 并且,特魯多一直堅稱孟晚舟事件是按照本國法律,而中國按照本國法律將加拿大人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斯帕沃爾(Michael Spavor)扣押、將毒販謝倫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判處死刑後,特魯多又稱中國的決定有政治動機。他難以釋放孟晚舟以讓北京釋懷,也難以打動中國將加拿大人康明凱、斯帕沃爾、謝倫伯格等釋放。 特魯多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更糟糕的是,他缺乏處理危機的能力,只能陷入疲于應付的境地。種種表現也就讓加拿大成了國際笑柄。 |
南开校友/各界朋友信息交流公益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