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一直將中國快速增長歸因于政府的改革。這些措施無疑有助于中國發展,但其中很多因素別國也有,卻沒一個國家像中國那樣快速崛起。美媒認為中國成為全球大國的背後有五大優勢。
外界對于中國經濟的崛起之道表示好奇
美國《國家利益》5月17日刊文稱,所以,中國崛起為全球大國背後的終極力量,應到經濟領域以外尋找。主要是植根于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連串遺產因素,牠們共同影響中國民眾和政府追求個人幸福或國家目標時的行為。主要是5個因素:國家體量、民族構成、國民價值體係、人力資本和國家的戰略規劃。
顯然,這些沒一個是中國特有。中國的獨特之處在于所有這些因素同時具備,且都植根于中國文化傳統或歷史遺產。遺產因素的深厚力量,最終決定了中國的競爭優勢并影響與別國的貿易關係。
中國人口和市場龐大令制造業能快速擴張。涵蓋多領域的制造業集群在華涌現。其生產效率高、規模大、產品價格無與倫比,進一步催生多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無疑,龐大經濟體量使中國相比多數國家更能抵御外界不利沖擊。
中國不僅大且比較同質。中國的族群分化指數屬于世界上最低,在159個被調查的國家中排在第138位。更重要的是,在許多發展中或發達國家普遍的民族、宗教和文化差異引起的社會緊張、動蕩和仇恨,在中國經濟增長集中的那些省份幾乎不存在。這也有助于個人在社會階梯上攀升。
中國是高度世俗化社會。據2015年蓋洛普民調,61%中國受訪者自稱無神論者,遠高于別國。中國人關心物質利益、個人名譽或事業成功,對超自然的東西和理念不感興趣。這種物質主義和實用主義態度,很大程度上解釋了為何中國經濟改革如此成功。
中國另一優勢是人力資本。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工程師、他們在工作中表現出的勤勞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此類高素質勞動力規模之大世界罕有其匹,令中國成為最吸引投資者的目的地。無怪乎隻果公司CEO多次告訴媒體,把制造基地轉到中國,并非因低廉成本而是高素質勞動力。
此外,中國還得益于政府積極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并貫徹實施的出色能力。中國總在預定期限前達到目標。北京成功背後的秘密,是政府穩定及技術官僚居多。他們制訂并實施長遠發展計劃,不會受到利益集團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