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英国男爵如何成为土八路
民生文旅 2017-06-09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次日凌晨,林迈可听德国电台说日本已与美国开战,日军在燕京大学周围布置了岗哨。于是他立即开着校长司徒雷登的汽车,带着妻子和燕大物理系主任、英籍教授班威廉夫妇逃离燕园。 他们前脚刚走,日本宪兵就闯入燕园搜捕敌对国家反日人士,他们在林迈可夫妇住所扑了个空,气急败坏砸烂了家具。 他们绕过温泉的日本岗哨,到达黑龙潭后弃车步行,在几位背夫的带领下进入了西山地区。来到常为抗日根据地军民医治伤病、运送药品的法国医生贝熙叶的山中别墅——贝家花园。 并通过其看房人王月川(中共地下党秘密交通员),经他与八路军取得了联系。再通过平西地下交通线,成功前往平西抗日根据地。 林迈可是谁?日本人为什么要抓他?他为什么前往抗日根据地......?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民银旅行带您踏上了“寻林”红色之旅…… (1942-1944年)胡冰 摄影 这张照片就是胡冰第一次见到林迈可时拍下的。胡冰,今年已是98岁的高龄。抗日战争期间他曾经是晋察冀画报的主要作者之一。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胡老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晋察冀边区。 林迈可是一位英国贵族,牛津大学高材生,数学和无线电天才,经济学家,英国议会议员、英王册封的爵士,他见过肖克聂荣臻朱德……,他被毛主席当面称赞,被习主席隔空致谢……,尤其是他还是个超级旅游爱好者,而这样的旅行超级危险,超级刺激,更超级正能量有价值!
1937年12月,那时的林迈可28岁。那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接到了燕京大学的聘请担任燕京大学的经济学导师。为此他从英国出发绕道温哥华乘船来到中国。巧的是我们所熟知的白求恩也与他同船来到中国,引起他对华北地下游击队的兴趣,并结下了可贵的友谊。
林迈克的家室显赫,他的祖父是历史学家,苏格兰格拉斯哥的神学院任院长,他父亲是哲学家,在牛津大学的贝里奥学院(Balliol College,Oxford University )任院长25年;1945年起为英国上议院议员,因对英国教育有功,被英皇封为男爵,林迈克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三栖学士(先学自然科学,后学经济学、又学哲学及政治学)。很难想像,他从舒适安逸的英国来到战火硝烟中的中国需要多大的勇气,而且那时他还不会汉语。
白求恩大夫这张著名的照片是由林迈可先生拍摄的
到了燕大,林迈可住进临湖轩司徒雷登校长的寓所。他来到燕大后,冰心给他起了汉名“林迈可”。司徒雷登那种宁可学校关门也要支持中国人民抗日的精神很快就影响到了林迈可。 据林迈可的儿子詹姆斯·林赛(James Lindsay)回忆,当时燕京大学想要参考牛津大学的导师制,需要一名来自英国的老师。而毕业于牛津大学又从事教育事业的林迈可听说有此机会,便自告奋勇,申请来到中国。“事实上,我的父亲在决定来中国的时候,并不太清楚当时中国所处的严峻形势。” 这时在日军占领下的北平,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林迈可与燕大许多外籍教员对日本在华侵略深恶痛绝。 来中国时在船上与白求恩的接触(白求恩在来中国前就已经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加上当时美联社驻北平记者的相关描述,让林迈可想到了,要去抗日根据地,进行一次超级冒险的旅行。 毫无疑问,对林迈可来说,接下来看到的根据地的一切都是无比新奇的,而此行开启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就是这些迥异于常人的行为,让他成为了世界史和中英关系领域里,一个非常传奇的人物,尽管目前很多人对此还闻所未闻…… 事实上,全世界很多人都对中国的抗战根据地充满了种种猜测和好奇。
许多人了解根据地这个神秘的群体,都是借助于一本由日本记者波多野乾一写的《延安水浒传——中共高级领袖解明》一书,书中将当时中国共产党高层文官武将按照《水浒传》108名好汉的次序进行“对号入座”。该书不仅是外界了解共产党领袖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侵华期间日军高级将领进入中国战场前的必读之物。 1938年,林迈可利用复活节假期随一位美联通讯社的记者到冀中去考察了。他们带了自行车上火车,到保定后,骑车约两英里就到达红区。随后利用假期又和另一位英籍燕大教授戴德华,在根据地军民的护送下进入设在山西省五台山区的聂荣臻将军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宋劭文主任委员领导下的边区政府。 这时他已会说些汉语,和白求恩重逢,发现白求恩只会讲几句如“开饭”等很简单的中国话,完全依赖翻译员。为了让伤兵不必长途跋涉,白求恩把所有的医药器材减缩到两只骡子可背得动的包裹,以便到前线替伤兵开刀。 在根据地军民高昂抗日斗志的感染下,林迈可参加了游击队破袭平汉铁路的战斗。在根据地,林迈可看到:群众举行抗日集会,新招募的士兵在操练,兵工厂工人在紧张工作,小学生们在写着抗日标语的黑板前上课,男女平等参政议政,抗战话剧在露天舞台上演出。 林迈可在亲眼见证了游击队在物质极端短缺的情况下英勇抗争后,便和地下工作人员取得联系,林迈可利用自己的英籍身份,频繁往返于上海、香港、重庆之间,千方百计为根据地采购、运送物资和传递情报。 他采购的物资包括稀缺药品、手术器械、无线电零件、化学制品、汽油、技术书籍等。购货后,他撕掉商标,以免日军查获,追踪来源。他常利用周末,以旅游为名驾车到北京西郊,向八路军秘密输送采购到的物资。 为了准确记录所买药品的详细名称和功能,林迈可让导师班跟随自己学习的女学生李效黎帮助重新整理药签。后来,李效黎成了他的妻子。 二十九军撤出平津时,曾遗留下整整六个皮箱的军用器材,全部藏在燕园。为了把这些器材送到八路军手里,林迈可夫妇先后分三次借来司徒雷登的专车,每次装上两个皮箱,送往西山温泉附近一个小庙门口,交给八路军接头人。并把自己装配的无线电收发报机通过妙峰山交通线送到根据地。 为了更好地帮助抗战军民,林迈可急需将药品名称及英文说明书译为中文。于是他请在导师班学习的学生李效黎帮助。李效黎原名李月英,早年在太原女师读书时,曾组织抗日集会游行,引起当局注意。为免于被捕,她逃到北平,改名效黎,就读贝满中学,1937年考入燕大读社会学。 1939年夏,林迈可与教数学的赖朴吾,连同燕大发电厂的技术工人肖再田以及一位燕大学生赵明,四人假装庆祝中秋到西山野餐,穿过西山奔赴根据地,先到拒马河畔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萧克的司令部,然后到达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最后抵达晋东南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受到朱德总司令热情接见。 林迈可说朱德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亲和力,让没受过多少教育常自惭形秽的肖再田在他面前谈笑自如 。 每到一处,林迈可都检修八路军电台通讯设备。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和根据地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认为:“共产党人在其控制的地区合理而有效地帮助普通农民。” 11月底从根据地回到北平,林迈可对李效黎说:“如果英国对日本开战,我想我是会去参加八路军的。因为在英国像我这样的人很多,而在八路军里只有极少数有技术知识的人。”这番话使李效黎更加爱慕林迈可。
林迈可的妻子李效黎是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其20世纪初生于离石东关的名门望族李府,父亲李文祺思想开明,早年就读于保定军校,曾在阎锡山手下当军官,后因厌恶军阀混战辞职回家。哥哥清华毕业后到哈佛念经济,回国在银行工作。 受父亲影响,李效黎自小立志高远,奋发读书,1931年考入太原女子师范,在太原上中学期间,积极宣传抗日,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成为离石历史上第一位女大学生,并且认识了她的导师林迈可先生。 燕京大学师生合影,前排中为林迈可,他身后的女生为李效黎(1939) 李效黎虽然来自山西,家人却没有想象的那么保守,并不反对她的异族婚姻。那时林迈可的中文还不大好,为此他请他的学生李效黎帮他翻译,并为药品 贴中文标签方便辨认。 林迈可曾约李效黎一起,装扮成野餐的样子,骑摩托车,或借用司徒校长的小汽车,多次将包装成箱的药品和无线电器材送到妙峰山游击队手中。 渐渐的两人开始熟悉起来,林迈可常留李效黎一起听音乐唱片,二人在秘密为我党工作的过程中相知相爱,1941年5月,林迈可与李效黎宣布订婚,待到李效黎甫一毕业,他们就在校园里举办西式婚礼。1944年奔赴延安。而这段在战火中的爱情一直持续到后来的后来。
林迈可夫妇结婚照
1941年12月8号,林迈可早上照例打开英国电台,发现没有信号了。于是转为收听德国电台,才了解到日军偷袭了珍珠港。于是他当机立断,收拾行李,开着司徒雷登的车,去见他的老朋友贝熙叶了,通过平西地下交通线逃出北平。 林迈可八公里是北京海淀打造的一条市民健步走廊。 从大觉寺开始,沿途经过贝家花园、沐容亭(鹫峰半山腰)、圣─琼·佩斯故居、金山寺、中法友谊亭,大约长8公里。 一路之上,山间小路、古香道、石板路接连出现。健康徒步,参观颇具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建筑,整条线路兼具原始自然美感与人文历史内涵…… 林迈可(蹲坐者左二)夫妇与萧克(站立者左二)夫妇等在平西根据地(1942年)
早在1938年林迈可初到中国之时,他就曾向英国驻北平公使馆递送了有关河北局势的报告,率先提出中共通过游击战有效地遏制了日本的侵略,日军在华北的控制力量是十分有限的。 英国驻北平领事馆代办将此报告呈递给英国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并高度赞扬林迈可及其报告:“林先生是一位可靠、睿智的青年,我认为他的报告客观而不带偏见。” 由于工作的原因,出生三周后,林迈可才看到了自己的女儿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林迈可深入中共根据地,他所撰写的有关华北战争局势的报告更是备受重视! 甚至连美国战略情报局都不惜笔墨、全文摘录他的报告,并充分肯定其报告内容: “以下有关华北游击区状况的报告出自一位极其聪明能干的英国人的亲身观察,此人于1941年12月7日逃离北平,并从那时起一直住在游击区。他完全有能力利用这一极好的机会进行观察,而他也乐于这样做,因此该报告对华北局势的描述应被视为是可信的。” 又比如,应英国驻华大使薛穆的要求,林迈可曾于1944年11月25日向其详细介绍了中共税收制度及“三三制”的运作情况。林迈可在报告中反映:中共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这是保障敌后根据地长期存在的关键因素。 1945年1月9日,薛穆将林迈可的信件转寄给了英国外交部远东司司长史班纳,同时告知: “你也许会对我收到的林迈可的一封来信感兴趣,这是他对我们要他进一步提供有关共区组织机构情况所做的回应。这封信提供了延安政权某些方面的细节,例如税收方法和‘三三制’的运作,其内容比我过去所看到的都更详细。”林迈可自称是生活在敌后根据地“唯一的英国臣民,而且实际上是对共产党地区有详尽的了解、与共产党领导人有密切联系的唯一一位非共产党的外国人”。 他利用自己与英国驻华大使馆和英国政府高层的关系,向西方世界传递了大量有关中共抗战情况的珍贵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林迈可是战时英国政府直接获取有关中共方面一手情报资料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排:林迈可夫妇(1942年)
早在1940年12月,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但受技术限制,新闻一直无法传往境外。 这就意味着外界要想了解华北的情况,只能通过日本或重庆方面的宣传口径。 林迈可向中共中央表示:“在华北看到的一切使我觉得,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打破新闻封锁,让世界听到延安的声音。因为在海外,人们几乎听不到华北地区抗日斗争的任何消息。即使是美国、英国的外交部,也得不到华北地区共产党军队抗日的确切情报。”
几天后,朱德亲自给林迈可签发了印有“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无线电通讯顾问”的聘书。 “新官上任”的林迈可经过一番详细检查和精心研究,发现延安当时虽没有合适的零部件能够组装起一部高效能的无线电电台,但只要一根灵敏度高的定向天线,即使电力不大,也可以将信号发往很远的地方,包括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当然,这事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有许多技术性的难关。林迈可根据德国人弗雷德里克·特尔曼的经典著作《无线电工程》中的公式,设计制作了一个灵敏度很高的“V”形定向天线,并依靠一本《球面三角》和一只经纬仪,将发报机定位在一个小山顶上,把定向天线面向山谷的另一面,并用经纬仪校准天线及其他各标杆的位置,最终成功地组建了一台1000瓦的发射机。 从此,延安建成了可以将信号发射到美国旧金山和印度等地的首部国际电台。 林迈可夫妇在延安 彼得金 摄影 1944年8月15日,延安的英文广播面向世界“发出声音”,林迈可亲自参与了英文新闻稿的编辑工作。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吴文焘(分管英播部)回忆说:“林迈可同我们的技术人员一起计算出向美国西海岸发报的无线电波长,安装好天线;英文广播正式开播后,他留下来帮我们润色英文稿件。” 1944年的下半年,二战已经到盟军反攻阶段,美国有一批专门人员在旧金山负责监听世界各地的无线电信号。一天,这些美国监听人员听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正宗牛津腔英语,正在朗声报告着来自中国战场的捷报。他们分析这是来自中国延安的新信号后,兴奋极了,做了详尽的记录,并把重要内容编辑成册,分发给华盛顿的高层官员们。 在此之前,美国官方关于中国的信息全是来自日本同盟通讯社。美国高层领导自从这天接收到新华社英文电讯后,对中国华北战争图景顿时有了改观。那些从美国西海岸收听、记录下来的最早的新华社英文电讯稿,至今还作为美国国家档案,收藏在马里兰州联邦传播委员会档案库里…… 林迈可夫妇在晋察冀根据地授课 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美军观察组抵达延安后,十分惊异地发现八路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竟然能拥有如此高水平的无线电通讯,因而很快便提出希望与中共开展情报合作。他们利用各个根据地的通讯网络向盟军及时提供了有关日军动向、气象预报等方面的大量情报,为实施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等作战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美国中央情报局对外广播情报处在收到直接来自延安的讯号后极其重视,该机构将中共传来的信息进行汇总,不仅提供给美国政府高层加以研究,而且还转送给其他盟国进行参考。 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此评价道:“林迈可和延安无线电学校创建了广播电台,在其后数年中,中国和西方世界通过这座电台,才听到了华北的新闻。” 而美国亚洲问题研究专家、林迈可的外孙女李淑姗女士则认为:“林迈可的贡献在于他不仅使中共突破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而且使中共绕过美国在重庆的驻华大使馆,能够直接、及时地与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进行沟通,避免了重要信息在传递到西方之前遭受过滤和阻碍。” 图片为1943年5月21日,美国战略情报机构依据林迈可的个人观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方抗日游击战的评估报告 林迈可 摄影
从1942年到1944年,林迈可夫妇一直在晋察冀军区工作,从事电台设备的整修改进和教学工作,为我军培养了一大批无线电人才。我国许多老一辈无线电技术人员、骨干、专家都是从这个培训班出来的 1942年春,林迈可应邀先后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延安,帮助八路军改进通讯工作,成为了八路军中有名的无线电专家。他逃出北平时顺手带出来的一只万能测量表和一支计算尺成了难得的“宝贝”。 1942年在聂荣臻的邀请下,林迈可担任通讯部技术顾问。开始给部队技术员讲授无线电课程,由于没有教材,很多内容都是从最基本的电学第一定律开始。 在建国初期,新中国的通讯兵司令与邮电部部长也都是林迈可在抗战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
林迈可、李效黎和子女在延安,詹姆斯·林赛(图中的婴儿)
1944年5月,林迈可一家到达延安。在与朱德总司令,毛泽东主席等会谈后,他被任命为18集团军通讯部的无线电通讯顾问。 在延安,林迈可一方面为延安的通讯和新闻事业尽力。另一方面,他还主动撰写稿件报告边区概况,请经过和离开延安的外国人带走,或发送给合适的报社、政府机关,或任何对抗日根据地感兴趣的人。 在根据地期间林迈可亲手制作的电台就达上百架,他还制作过一个巨大的菱形天线与具有强大功率的发报机,把陕甘宁边区新华社的消息传送到印度与美国的西海岸。 1942年,林迈可在给晋察冀军区无线电技术高级训练班讲课,左一为钟夫翔,后来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长 在延安期间,林迈可还和驻延安的美国观察组一道,设计了一个通讯网络,以便为美军B-29战略轰炸机轰炸鞍山、台湾等目标提供气象预报。
林迈可夫妇都不是共产党员,但被誉为“八路军外籍战士”。他的情报界背景很神秘,1941年秋天,晋察冀边区社会部平西情报站长王友到北平检查工作,就是林迈可用摩托车把他接进城的。抗战期间林迈可竟然能够联系到英国情报部门,商讨建立华北情报网,但这个事情被英国情报局的官僚主义作风所耽搁。
林迈可刚到北平时购买了一架德国造的蔡斯伊康照相机,他把在平西、晋察冀、延安的所见用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如今都已经成为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之前还以 “再见,延安!英国学者林迈可亲历的中国抗战(1937-1945)”为题进行了全国巡展。 清晰、精美的照片,真实再现了历史的瞬间,照片大部分由林迈可拍摄,展示了从中共最高领导人到根据地一般民众的种种形象,以及他们的生活、训练场景。 林迈可用镜头捕捉了历史进程中的政治领袖、大事件背后的无名英雄和冷暖人生中的万千民众在历史中的瞬间身影……
抗日战争胜利后,林迈可一家准备返回英国。毛泽东在送行晚宴上,对于林迈可在中国抗战中所做的贡献给予了肯定和感谢,表示中国人民能得到他的帮助打日本感到很幸运。 林迈可一家于1945年10月转往重庆经印度返回英国。不久之后林迈可作为长子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而李效黎便成了第一位成为英王室贵妇的亚洲人。 他后半生在澳洲以及美国的大学教书, 1975年林迈可写的回忆根据地岁月的图书在美国出版,北京外文出版社于2003年完整地重刊,书名是《默默无名的战争》。 林迈可在其回忆录《默默无名的战争》中写道:1942年5月至10月,在吊儿村(吊里村),所有外国人都住在一个大院里,我们把它叫做“国际饭店”。 位于平山县吊里村西北角一处旧房子,就是抗日战士、国际友人们当年住的地方,其中就有林迈可、李效黎夫妇。因为住了五六个国家的国际友人,被戏称为“国际饭店”。 这是一个标准四合院,四面房子都是石头扎根基,四角垒砖柱,外挂匣子砖,里砌大土坯。这房子当时在村里来说,算是最好的房子了。 1954 年 , 林迈可夫妇随英国工党访华团在中南海与周恩来总理等合影 他们在英国的生活并不如意。国民党政权驻英国“使馆”告知英国外交部,李效黎夫妇与中共高层关系密切。李效黎夫妇不得不远赴澳大利亚,林迈可加入了澳大利亚籍。1959年,他们到了美国华盛顿。1975年,李效黎加入美国籍。 林迈可夫妇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度因批评“文革”被中国政府拒绝入境,后来屡次访华,1994年2月13日,林迈可在美国病逝,享年84岁。他去世6周后,李效黎回到中国定居,中国政府给她在北京提供了一套公寓,以感谢她当年对抗战的支持。2003年,李效黎回到美国,同外孙女苏珊一起生活。2010年4月25日,李效黎在美国华盛顿去世。 林迈可夫妇在美国华盛顿家中合影,背后墙上的镜框中是阎锡山写给他们的题词
习主席在英国议会讲话时,是这样说的——“已故英国议会上院议员林迈可勋爵积极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帮助中国改进无线电通讯设备,他还冒着生命危险,为中国军队运送药品、通讯器材等奇缺物资。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些为中英友好、为世界和平正义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实际上,习主席此前还在一处重要场合提到他。在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习主席这样说——“英国的林迈可、国际主义战士汉斯·希伯等记者积极报道和宣传中国抗战壮举……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所有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如果你不知道是战争时期,你绝对以为这是非常抒情的风景画,一个非常祥和的气氛,田园风光。 但是在背后,其实是充满血腥死亡硝烟的战场。这又好像不是当前,而是未来。而在当年,实际上他们的努力,他们的奋斗,他们所追求向往的,就是因司空见惯到麻木不仁程度的,我们目前正经历着的,平淡无奇、宁静和平、安逸舒适的这种景象…… 狼牙山神奇老道李圆忠 1943年是太行山上八路军最弱最困难的时期,实际上,根据自己的感悟大家也能真切深刻理解到,因为我们每一个成年人,也都曾经历过类似这样没有长夜痛苦痛哭而不足以语人生的阶段…… 就是在1943年(狼牙山五壮士以后两年,另在这里简单交待下,五壮士壮举也是因为当年叛徒事件触发的),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警卫连连长吴炎、指导员徐信带领警卫连200多人,舍己为大集体,成功掩护主力普通百姓共四万人侥幸虎口脱险后,因为必须要在山上牵制敌人,从而与两年前的五壮士一样陷入绝境。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这次老天爷关上门又打开了一扇窗,舍小我为大我的英雄群体,在李道长的帮助带领下,从狼牙山天险“阎王鼻子”悄悄地攀绳而下,一枪未放,就奇迹般逃离了险境! 这个杨成武的警卫连长吴焱的经历也非常传奇,与抗战初期保定地区的很多风起云涌而冒出来的混世魔王们,与那些精彩不停且胆战心惊的,但却被我们早已经遗忘或忽视的真实故事们,联系得非常紧密,我们抽时间再详细讨论…… 李效黎被抱下船,延安,1944-45 贺龙在毛泽东、朱德和美军观察组成员参加的集会上发言,1945 儿童团团长在群众集会上,平西,1939 八路军行军穿过村庄 朱德总司令在晋东南出席部队大会,1939 朱德在同林迈克交谈,太行山朱德司令部门前,1939年9月底 前往延安的卡车中途陷进泥里,随车人员--包括林迈可夫妇、萧克夫妇 聂荣臻将军出席部队大会。河北,1938 林迈可去冀中途中,1938 李效黎骑在林迈可的摩托车上。林迈可用这辆摩托车为八路军运送药 CHINESE 一字是由如下字的字首组成的:
Confident (有信心)、
Honest (诚实)、
Intelligent (有智慧)、
Noble (高尚)、
Excellent (卓越)、
Sympathetic (有同情心)、
Elegant (优雅)
把以上这些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放一起就是:CHINESE ━ 中国人
|
南开校友/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