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照片(一)
January 22, 2022
有时候我们会思考一个问题,时间都去哪儿了呢?转眼间一辈子就过去了,而很多过去的记忆只能从一些老照片里寻找,在老照片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一点一滴的变化,来跟随猎奇菌翻看一下那些年泛黄的老照片,回忆一下那些经典的过往。
西德尼 ·戴维 ·甘博(1890—1968)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业余摄影师。
从1917年至1932年期间,甘博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为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
中国老农,麻木的群表情.甘博这些老照片,真实、形象地展示了“五·四”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
1919年,杭州,装大碗茶的大壶。作为宝洁公司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甘博的孙子,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不但使小甘博进入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求学,还培养了他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摄影。1908年,少年甘博与父母旅行时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他一下子就被这个东方古老神秘的国度迷住了,用甘博自己的话说,这次访华之旅“就像是被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一口”。正是出于这种魂牵梦绕,使甘博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三度寻访中国。
北京,背着工具外出做活的木匠。甘博家族与美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一家的渊源颇深,甘博在第一次造访杭州(之江大学所在地)时,便与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费佩德结为挚友。作为同样对中国人文地理具有强烈兴趣的摄影发烧友,甘博于1917年6月和费佩德及另一位朋友在上海会合,溯扬子江而上,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四川境内。4个多月的旅途中,他们拍摄了3500多张景致各异、内涵丰富的黑白照片。
广东东莞桥头镇,基督教福音堂。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但甘博的部分相片一直未被发现,1984年,在普林斯顿亚洲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参会的甘博长女凯瑟琳 ·甘博惊讶地发现:“投映在墙上的一些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幻灯片是父亲拍摄的,这些幻灯片美丽而着色奇异。”为了挖掘更多影像资料,协会主席艾斯特特意来到了甘博家中。甘博的遗孀伊丽莎白 ·甘博将艾斯特领到家中三楼的一间壁橱前。
1919年,杭州,制伞店。经过他们的仔细翻检,发现壁橱里的几只檀木盒子中存放着几百张人工着色的彩色幻灯片,另外的几个鞋盒子里则装满了近6000张黑白照片的底片。1989年,这些相片首次在北美19个城市及中国内地13个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巨大轰动。为了使这批珍贵的历史影像得到更为妥善的保管,2006年,凯瑟琳女士将其父拍摄的这批老照片及底片捐赠给了美国杜克大学。
杭州,私塾学童
天津,警察的装扮。
杭州,大运河里装载木材的船只。
湖北宜昌,街边的菜贩
。
窝棚里的难民
1917年,四川省理县,时任杂谷屯守备的高益斋(藏族)与妻子索黛玉及孩子。
一个农村乡镇的猪市場。
1919年,河北保定,育婴堂收养的弃儿。
济南,太庙里的香客。
杭州,用牛拉水。
安庆,坐落于迎江寺内的振风塔。
1917年,四川,一户藏族家庭成员。
1917年,四川潼川,磨面
1917年,四川,带棚子的独轮车。
杭州,街边小吃店。
河南开封,一对外国夫妻在中国。
1917年,湖北宜昌,街头理发摊点。
篓。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用来完成开沟和播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在东北使用比较普遍,它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杭州,基督教青年会。
中国表情。
广州,士兵。
天津,洋大夫给中国儿童看病。
1917年,四川,遂宁县城街上行人。
北京,富豪人家前呼后拥的结婚场面。
北京,鼓乐班子。
北京,雨后泥泞的胡同。
天津,一位姓周的先生。
北京,幼儿园里的孩子。
湖北宜昌,货船靠岸
1917年,四川,藏族喇嘛庙窗户。
1917年,四川新都县,一个寺庙里的主持。
天津,居住在窝棚里的难民妇女。
1917年,四川遂宁县,做草鞋。
1919年,杭州,现场表演做鼓。
天津,东马路青年会门前等待新人的马拉轿车。
北京,制作地毯
北京,监狱犯人做火柴。
北京,语言学校的考试。
北京,掏粪人。
北京,喇嘛。
木匠铺。
盲人。
老外研究强国要诀。
老年妇女乞丐,怀里还揣着一个孩子
北京,雍和宫喇嘛跳鬼舞。
1917年,重庆,敲鼓
1917年,四川遂宁县,水果摊
天津,马车。
澳门,在澳门的尼泊尔人。
天津,富家弟子的婚礼
1917年,成都挑夫。
杭州,雷峰塔,1924年倒塌
北京,囚犯
北京,旗人妇孺。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的玉带桥。
北京,机械车间。
北京,丧葬品纸马车。
北京,丧葬上的纸人仆人。
北京,葬礼上的巨幅纸人。
北京,丧葬品仙女纸人。
北京,观火台。
Tianjin China before 1949
修脚
拉洋片-看西洋镜
待出嫁的新娘
四川的粮食加工厂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女生
▼
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女性照片,旗袍将她们的优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和亲人们的合照。
拍摄于1971年的李小龙一家四口,可惜的是,他的儿子在28岁去世。
1900年街头的快递员,他的衣服上赫然印着两个大字“邮政”,他们应该是最早的一批快递员了。
这是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场隆重的婚礼,一对新人中间坐着的是男方的母亲,而两边的“天定良缘”四个大字非常显眼。
1986年英国女王和她的丈夫正在参观长城,遗憾的是,以后再也看不到他们的合照了。
20世纪80年代街头一群摩登女郎,她们戴着当时最流行的太阳眼镜,笑容那么灿烂明朗!
这是1979年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人,摄影师参观长城的时候遇到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经过父母同意后,他送给小男孩一罐可乐,在他轻吸第一口可乐的时候,摄影师举起了相机。
这是上世纪初的葬礼照片,图片中是一个纸扎的西洋汽车,里面甚至还配备了“司机”。
拍摄于上个世纪40年代上海的街头,一位打扮非常高贵的俄罗斯贵妇。
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理发店,在当时已经属于非常洋气的地方了,想不想尝试一下当时很流行的“拐子烫”?
1995年的上海街拍,打扮时髦的女郎正在用手机通电话。
一群清末还留着辫子的男人们正在喝酒聊天,这点倒是和如今的男人们一样。
上个世纪某一年的春节前照片,照片中的妇女们都在忙碌地置办年货中……
1912年,梅兰芳在北京首演《木兰从军》,在当时也算是轰动一时。
清朝末期拍摄的倒塌之前的雷峰塔,塔下有一个左手叉腰的人正在摆POSE,和耸立的雷峰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年“大哥大”正流行的时候,街边出售大哥大的店铺生意火爆。
上个世纪90年代初陕西的一农民和他的孩子们,他怀里正抱着他刚出生没多久的儿子。
这是1991年湖北一村庄的小学,一场春雨过后,教室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孩子们仍然在认认真真地听课。
1990年的西安城里一个年轻人,正在开心地逗着家里的猫。
1994年上海街头的三位洋气的女性,可以看得出来她们的打扮很新潮。
1987年身穿旗袍的女性正在摆姿势拍照。
1912年,一位青年男性在剪辫之前,特意留下了自己和辫子的合影。
拍摄于20世纪10~20年代的合影,图片中是蒋介石和他的妻子陈洁如。
至少百年前街头的三个小姐姐,她们正在路边摊上大快朵颐。
拍摄于1874年的上海老照片,图片中的罪犯应该是犯了不小的罪,而上面的封纸写着“上海县”。
上个世纪80年代最流行的出行方式,相信有不少人曾经经历过。
上世纪20年代北京的闹市街头,干苦力的男子全身黝黑干瘦。
CHINESE 一字是由如下字的字首组成的:
Confident (有信心)、
Honest (诚实)、
Intelligent (有智慧)、
Noble (高贵)、
Excellent (卓越)、
Sympathetic (有同情心)、
Elegant (优雅)
把以上这些英文字的第一个字母放一起就是:CHINESE ━ 中国人
请大家一起呼吁:祖国文明建设应从央视和国营媒体禁刊酒类广告做起。酒,从精神到肉体已经伤害了无数国人!
-《海外南开人网》敬启
Alcohol and Aging 酒精与衰老(英/中)
How Alcohol Affects Your Body 酒精如何伤害你的身体 (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