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goda33 4 years ago:1992年,衛視中文台播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連續劇,在這部戲中,最後一集的結尾歌,就是這一首。我魂牽夢繫了6年,才在紐約的新華書局,找到了這首歌的CD唱盤。 那個唱盤,是中央交響樂團伴奏,李維康主唱的版本,也是電視劇集中的版本, 那是再也無法超越的卜算子版本。
Recorded from Youtube:
Uploaded on Dec 19, 2009
《清平乐•六盘山》1935年10月作,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方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到达陕北,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诗就是诗人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生动地表现了毛泽东及其红军在击败敌军后登上六盘山,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敌人的坚强决心,发誓杀敌到底的壮志豪情。
Kaiguo Kyle Zhou 5 years ago
郭淑珍技巧堪称苏俄派的精华代表
Recorded from Youtube:
Uploaded on Dec 12, 2009
毛泽东诗词欣赏《七绝· 为女民兵题照》女声合唱歌曲3首。1· 中央民族乐队合唱团 2· 廣州民族乐队合唱团 3· 中央民族乐队合唱团.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是毛泽东1961年为女机要员小李的民兵照片而作的诗。《题照》就是这个意思。
这首诗的故事是这样的:『1961年2月的一天,毛泽东的女机要员小李送文件到菊香书屋。这时正站在窗前沉思的毛泽东忽然问她:小李,你参加民兵了吗?小李回答:参加啦。女机要员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参加过民兵,从笔记本里拿出一张训练余暇时拍的照片给毛泽东看。照片上小李剪着短发,白衬衣束进蓝色长裤里,右手扶着步枪,昂首站在一棵树旁,背景是明净的蓝天和远山。毛泽东称赞道: 好英武的模样哟!
一会儿毛泽东把手里的烟灰弹了一弹,对小李说:给我拿支笔来。他接过笔,顺手拿过一本看过的书本,翻到有半页空白的地方,便在书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了这首诗:
《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放下笔,笑着对小李说:我把这首诗送给你,好不好?你们年轻人就是要有志气,不要学林黛玉,要学花木兰、穆桂英! 』
歌曲的背景图画是中国画家黄胄的水彩画《女民兵》
ChingPeng Teong 1 year ago
朗诵者原来是{王洪生}先生,起先我还以为是{夏青}先生-我最欣赏的广播员. 记得在60年代每次听{夏青}先生朗读<中共评苏共的九(还是十?)封公开信>时,真的听得血脉膨胀,恨不得马上干掉<克鲁晓夫>的感觉! 不过{王洪生}先生朗读毛主席诗词也是朗读的非常好! 哦,是了,不知夏青先生的太太<葛兰>,另一高质素广播员,是否还健在呢?
poweregg2000 1 month ago
真妙!好听!悉尼小🌲
wuhanjinjian 9 months ago
真好!
Gy Tay 4 years ago
好! 好! 好!
gang shen 5 years ago
这就是中国的文化,种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
eastartstudio 6 years ago
绝对的精典!!!
Ming Wah Leung 5 years ago
吳儂軟語此之謂乎!!!
Uploaded on Dec 2, 2009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诗词欣赏,张映哲唱。
词的写作背景:一九二九年初,湘赣两省军阀何键、鲁涤平联手调集约三万人第三次会剿井冈山。一月十四日,毛泽东率红军主力下山,意图将敌军引离井冈山。离山后红军在赣南数战不利,直至二月十一日,得以在大柏地歼赣军刘士毅二个团,才打破危局。这是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创建之始。这首词是毛泽东1933年重经大柏地时所作。
《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毛泽东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歌曲的背景图画是中国画家黄胄的水彩画《井冈山》。
Recorded from Youtube:
Uploaded on Dec 15, 2009
毛泽东诗词欣赏《七律•长征》由贾世骏领唱,东方红合唱团。《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当时毛泽东率领红军越过岷山,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全诗的首两句,写得极有气势。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毛泽东统率下于整个长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远征:是写长征行程之远,时月之长;难:是写长征牺牲之大,经历之苦。面对一切艰难困苦,红军回答的是 :不怕,只等闲!这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也给全诗定下了轻松豪迈、气度不凡的基调。
第3和第4句先具体写山,五岭逶迤:形容其绵延不断。腾:字写出了它的奔腾之势,但它们在红军眼里只不过是:细浪,泥丸!有意缩小人的视觉比例,正是为了反衬红军,突出表现红军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
第5和第6句是红军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天险,诗人蔑视了这两处困难:云崖暖,铁索寒。 写出了这两道天险抢渡成功,其他都没有提及。何等轻松!
第7和第8句是全诗的高潮,用更喜两字,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诗人既不叹息过去的艰辛,当然也不必写出以后的困难!
全诗首尾照应,在结构上十分完美。在开篇就定下了全诗的基调: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全诗高度概括,并展示了五幅远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诗人以那巨人般的眼光、伟大的襟怀、奇特的想像以及英雄的胆略和气魄的自然流露。
《长征》的整个故事在美国战地记者及作家Edgar.Snow 的《西行漫记》 Red Star Over China 中以文学形式有详细的报道。
(由于当时的条件的限制,许多历史档案没有照片只以图画形式记载。)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