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 开 的 共 产 党 人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今年是伟大的、战无不胜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中共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百年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南开大学百年来一直坚定地追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记教育的初心与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开创了“双一流”建设的新篇章。 一、民主革命时期南开的中共地下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党的影响下,南开大学的党团组织逐步建立起来。1923年,考入南开大学不久的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这年,陈镜湖也转为中共正式党员。1926年,南开教师范文澜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教书的同时积极发展组织。1927年发展了天津南开中学学生林枫入党。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南开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无论南开中学或者南开大学都得到恢复与发展。到1932年,南开大学已经有四五名党员,南开中学党支部有3名党员,还有共青团支部和反帝社等秘密组织。1934年中共天津地下党组织遭到破坏,南开大、中学的地下党的活动一度中断。 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前后,南开的抗日爱国运动有了新的发展。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也同时活跃起来。1936年南开大学、南开中学重建党组织。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建立起来。中共天津市委负责人姚依林(化名老徐)直接指导南开大学党组织的工作,并且在南开大学校内创办党内刊物,用以指导学生运动的发展。南开的地下党组织一直坚持到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等学校被侵华日军炸毁后,地下党员又肩负重任在新的地区以新的方式进行着新的斗争,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南开大学商学院经济系学生刘毓璠,经济研究所研究生袁永懿,以及早期中共党员馬駿、于方舟、陈镜湖,南开中学的郭宗鉴、罗云鹏等,都献身于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南开大学经济系何懋勋从长沙临时大学投笔从戎,1938年8月牺牲在鲁西抗日游击队的战斗中。齐亮是在重庆南开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考入西南联大后任联大党支部委员,学生自治会主席,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惨遭杀害的还有重庆南开中学教师、中共党员赵晶片。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南开烈士的鲜血与万千中共党员烈士的鲜血一起共同浇筑了天安门前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们化作五彩缤纷的彩虹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南开党组织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解放全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换成执政党,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新的征程。南开大学在党的教育宗旨和教育方针指引下,肩负起建设人民新南开的历史使命。 1949年10月14日,南开大学正式召开中共支部公开大会,明确了党支部的任务,从此开始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思想改造,逐步健全了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为新南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1952年11月,经过院系调整“新南开大学”宣告成立。党的组织也发展成党总支,王金鼎被任命为南开大学党总支书记。1956年5月,中共南开大学委员会正式成立,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学校建设在曲折探索中踯躅前行。在此后的十年里(1966年至1976年),“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文革”,使南开大学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浩劫和破坏,学校党组织受到空前巨大的冲击和瘫痪。前校党委书记高仰云、留美归国化学家、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总支书记陈天池、铁路工人出身的哲学系党员教师张喜福等21人就冤死在南开校园中。但忠诚的共产党员清醒地保持着党员本色和坚定信念,不忘初心和使命,坚信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英明,即使在最困难时期,依然以大无畏精神,对“文革”中的倒行逆施进行坚韧的、持久的抵制和巧妙的斗争,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1976年,党中央执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终于结束了史无前例的反动的“文化大革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南开党组织 “文革”结束之后,校党委肩负起南开大学拨乱反正,实行工作重心转移,重整大学体制机制的重任。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南开校园。学校党委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明确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从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19年南开大学的百年校庆,南开大学迭次更换八任党委书记。他们光前裕后,担当作为,履职尽责,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更通透,执行更坚定,政治上更成熟。他们逐步熟稔大学办学规律,准确把握立德树人育人理念的主责主业,认真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认真贯彻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的新生力量蔚然成长,从1989年至1993年四年间共发展党员716名,申请入党积极分子1169名;2004年至2010年全校发展学生党员8024人;2012年以来发展党员11517名。一大批“双高”人员从切身感受中体会到共产党的英明正确,积极的投入党的怀抱。年近八旬的杨敬年博士从英国留学归来一直在南开园躬耕育人,这位老经济学家在入党志愿书上深情地写道: “在世界风云变幻、国运盛衰兴替、个人升沉荣辱的遭际中,使 我深刻认识到祖国光辉的过去和灿烂的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 的光荣、正确和伟大,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共同的归宿。因此,我油然产 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深厚感情”。 杨敬年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代表了南开大学知识分子对党的由衷理解和崇敬。 南开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是南开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南开走上“211”、“985”工程建设的快车道,进而赢得“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为创建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南开大学,亲切慰问师生员工,勉励大家在“新的起点上做出你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成为南开大学新的骄傲。” 总书记的视察是号召,是鼓舞,是动力,更加激励南开人、南开共产党人再接再厉谱写南开新的辉煌篇章。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辉煌历程,从一大时58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9191.4万党员。这浩浩荡荡地亿万党员队伍,凝心聚力,坚如磐石,是任何力量都催不垮的特殊材料铸成的钢铁长城。南开大学从建校之初的二三名党员发展到今天的1万1千多名意气风发的党员大军,是书写让党中央和人民满意的“南开答卷”的历史创造者。 中国共产党的新的百年志向宏大,前景无限光明! (写于2021年3月11日)
于方舟原名于兰渚,1922年秋,化名于绍舜考入南开大学文科,学号为384。于方舟是天津五四运动杰出的领导者之一,倡导组织了“新生社”,并创办《新生》杂志。1920年1月,因要求释放爱国人士而被捕入狱,与周恩来等一起同敌人进行了半年铁窗斗争。1920年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将“新生社”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改为“天津共产主义青年团”,于方舟、陈镜湖是天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1923年于方舟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天津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马骏,又名天安,字遹泉,号淮台。吉林省宁安县人(今属黑龙江省),回族。1919年9月,马骏从南开中学毕业,进入南开大学,学号是2号。同时,马骏和周恩来、郭隆真、邓颖超等20位男女青年成立了革命团体——“觉悟社”,并出版《觉悟》杂志。1921年7月,马骏在天津入党,成为天津的第一批共产党员之一。
陈镜湖,字印潭,号小秋。化名李铁然。辽宁省建平县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镜湖参加了直隶一中的“学生救国团”,积极投入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中。韩麟符、于方舟、陈镜湖组织发起了与“觉悟社”齐名的“新生社”。1920年秋,在李大钊的指导下,“新生社”改组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改为“天津共产主义青年团”,于方舟、陈镜湖是天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主要创始人。1922年8月,考入南开大学文学院,学号为325。1923年,经李大钊介绍,与于方舟等同志一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共早期党员,辽宁省第一个共产党员。 郭永怀,山东荣成人,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发展导弹、核弹与卫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929年9月,郭永怀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班,1931年夏,从预科班毕业转入本科学习,物理学专业,学号为1181,从预科到本科,郭永怀在南开大学学习四年。1945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6年国庆节的前一天,郭永怀冲破美国政府的阻挠,携全家回到祖国,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科技界的热烈欢迎。 郭永怀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1961年7月,郭永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3年,郭永怀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1964年10月和翌年5月,我国第一、第二枚原子弹先后爆炸试验成功。1965年以后,郭永怀在参与氢弹研制的同时,又参加了人造卫星的设计。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试验基地赴北京汇报。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他不幸遇难,时年59岁。当人们辩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往常一直穿在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22天后――1968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同日,中央授予他烈士称号。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荣誉勋章”,是该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袁永懿又名袁永辉、于公,原籍贵州省修文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学系,到天津南开中学任教,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为第二届研究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毅然投笔从戎,南下抗日,并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后经中共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山西五台山八路军随营学校学习,1937年底结业后被派往徐州,参加“平津流亡学生同学会”的工作。1938年2月到山东滕县“善堌农民抗日训练班”任军事教员,并组建了滕县历史上第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抗日义勇队”,任队长,5月任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第二大队队长。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懋勋又名何方,江苏扬州人。1935年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系,学号为1942。他积极参加“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战爆发后,进入长沙临时大学读书,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11月,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笔从戎,北上抗日。 刘毓璠,安徽巢湖人,蒙古族。1932年考入扬州中学读高中。1935年秋,高中毕业后考取南开大学特种奖学金,与何懋勋一起被商学院经济系录取。 1935年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爆发后,刘毓璠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6年,参加天津大、中学校组织的“五·二八”大游行。1936年暑期结束后,刘毓璠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南开大学正式成立党支部,刘毓璠担任组织委员,1937年春,开始主持南开大学党支部工作。 倪民有,江苏省雎宁县人。1942年入昆明西南联大化工系,学号为31429。1944学年度下学期,倪民有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志愿从军,应征入伍奔赴抗日前线,他的名字刻在了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从军学生名录中。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11月复学,入南开大学工学院化工学系4年级,1948年毕业,在无锡的一所中学任教。1949年无锡解放后,倪民有响应“到祖国大西南去”的号召,再次投笔从戎,加入西南服务团,到西南地区开展剿匪斗争。倪民有被编在川南支队二大队四中队,当年10月初,随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1949年底川南支队到达内江,被分配到内江县史家区一个乡,任征粮工作组组长。1950年2月3日倪民有被任命为内江县人民政府税务局东兴税务所所长。1950年2月4日早晨,带领一名随行人员奔向十多里外糖厂,查实产量。在返回途中,突遭一股匪徒的袭击,因匪徒人多被俘,遭严刑拷打,被土匪用枪射击头部,英勇牺牲,时年28岁。
|
南开校友及海内外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12/13/20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