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之随想
李清和 June 2, 2019
冬天即过,春天来了。 昨日的天气预报说,今天大风降温,气温由7到20度降到8到10度,东北风5-6级。早晨,有朋友发来微信提醒我,“刮大风了,路上骑车注意点!”吃完早点,我即准备骑自行车到坐落在南开区宾水西道天津体育馆对过的枫林园上书法课。为了应对今天的天气,我仍然穿着过冬的衣服、戴着皮帽,骑上自行车出发了。到了路上,虽然感到有点凉,风也大,但是顺风而行,一路上蹬车还算轻省,只用了半个来钟点就到了的枫林园。
上完两节书法课后已近中午,整理好书法用品,带好东西,骑上自行车就往家奔。回家的路上可没有来时那么顺利。一上马路,大风迎面嗖嗖地刮来,蹬起车来就不那么轻松了。我沿着宾水道由西向东骑着,从环湖东路到紫金山路这一段,有几百米的上坡路。要是平常天气,不会费多大劲就骑过去了,但今天遇上了大风,对于我这奔80 的人来说可就费劲了。我顶着大风使劲地蹬车,本来就有伤的两个膝盖酸痛了,身上微微出汗了,大风几乎把我的帽子刮跑,好不容易来到了宾水道和紫金山路交口,遇上了红灯我才停下来休息片刻。我抬头望着红灯,脑海里就像过电似的回想起了我过去骑自行车的许多镜头,绿灯亮了,我继续前行,但思绪未断,一件件骑车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上学的路上
1954年秋天,我和我的叔伯弟弟李清义高小(现在的小学6年级)毕业,考上了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二中学(现在的邯郸市第十四中学)。从我们家义井镇上拔剑村到峰峰二中(元宝山脚下、黑龙洞村旁)有20多里。那个年代,没有公交车,学生上学主要靠步行。每周六下午放学回家,周日下午返校,我和弟弟就是靠两条腿走,那时候我们才十几岁,走起来也不觉得累。后来,我们家买了一辆自行车,遇上周日下午返校,我父亲和一同事分别骑车送我们俩到学校。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我们俩推着一辆自行车上路。到了公路上,我们采取轮流骑车的办法,即我骑一段路把车放下,然后步行往前走;我弟弟走到车跟前,他再骑上车继续前行。就这样,我们俩轮流骑一段走一段,直到学校。
夜里骑车
1957年9月,我考上峰峰二中高中,上学、回家自行车是我唯一的交通工具。到了1958年,大跃进开始了,学校掀起了勤工俭学的高潮。学校先后建立了小高炉、石灰厂、炼焦厂、陶瓷厂,还种了小麦高产实验田。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在不同岗位上干得热火朝天。那年我16岁,是班干部。我先后在小高炉运过铁矿石,在石灰厂烧过石灰,在炼焦厂炼过焦炭,在陶瓷厂当过烧工。正当我在学校为劳动而忙碌的时候,我母亲因病住了离学校不远的人民医院,我姥姥因年迈多病在家卧床。因医院离学校近,我经常骑车到医院照顾母亲,有时母亲想吃什么了,我就骑车到新市区或更远的地方矿务局商场去买,尽量满足她的需要。有病的姥姥尽管家中有我弟弟照顾,但我还是要抽时间回家看看她老人家,好让母亲放心。那时候,我回家看姥姥一般都是下午骑车回去,在家与姥姥聊聊天、问问病情,安慰安慰,并一起吃晚饭。为了不耽误第二天在学校干活,我在家吃完饭后还要返回学校。临行前,我先摸摸自行车胎有没有气儿,用打气筒给车胎把气儿打足,然后就骑车出村上了公路。这时天已经黑了下来,公路上又没有路灯,我只好在黑夜中骑车前行。由于我白天在学校干活儿,在磁窑当烧工时还要三班倒上夜班,所以我常常处在又累又困的精神状态。夜间行车最容易犯困。在从义井到新市区的公路上,夜间行人稀少。我骑着车跑在公路上,天黑加上路况不好,我既困又累,骑着骑着迷迷糊糊在车上就要睡着了,有几次我连人带车摔到路边的沟里了。胳膊、腿被摔得擦破了皮我也不在乎,爬起来骑上车继续往前走,一直骑到学校。
骑车跑遍市区
1965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市公安局当了一名干部。为了方便工作,局行政处给每一个科室配备几辆自行车,那叫公车。科里的同志出去调研、办公,可以使用公车。但公车数量有限,够不上每人一辆,我这个新来的就自己买了一辆飞鸽牌28加重自行车。那时候,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是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买这辆自行车花了我几个月的工资。自行车不仅在我的生活中离不开,而且在工作中也离不开。在生活中,除了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还要去换煤气罐、买粮食、买菜等。为了接送孩子去幼儿园,我在自行车上加了一个小挎斗。在工作中,我私车公用,骑着它跑遍市内六区,到分局、到派出所摸情况、搞调研。有一次骑着车去调研,半道上遇上了大雨,我躲避不及被大雨浇了个“落汤鸡”。上世纪70年代,机关有一项制度,就是干部到工厂企业参加劳动,这是促进机关革命化的一项重要措施。每周四我们要到工厂企业参加一天劳动。我曾在位于小稍直口的天津灯泡厂车间劳动过,在位于东丽区的天津食品二厂扫过猪圈,在河西区的缝纫厂蹬过缝纫机。到这些地方干活儿,不管多远的道儿,因坐公交车不方便,就骑自行车往返。可见,自行车对于我的生活、工作有多么重要!
骑车捡马粪
1969年10月初,我儿子出生后不到3个月,就被派到市公安局“五七”干校参加劳动。从我家到干校大约有25公里。我往返“五七”干校全靠那辆加重自行车。在干校,我曾翻过地,插过秧,较过冰。为了给田地里增加肥料,我同其他学员还主动自觉地在马路上拣马粪。每星期一早上吃完早点,骑上自行车就赶往干校开始一周的劳动。那时候,到干校的路上马车比较多,马粪也随处可见。为了拣到马粪,我准备了一个竹筐、一把铁锨。我把竹筐用绳子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带着铁锨,骑上自行车朝着干校的方向奔去。在路上,一边骑车一边看着前面的马路,看见马粪,左手扶着自行车的把,右手拿着铁锨把马粪从地上捡起来,放进后边的竹筐里。遇到马粪多的地方,我下车把车放好,再用铁锨一锨一锨敛起马粪放进框里。就这样,骑一路捡一路,带着满满的粪筐准时赶到干校上班。捡马粪是我们学员自觉的劳动行动。这种主动劳动、自找苦吃的精神,受到了校方的肯定。
退休生活中的自行车
2007年9月我从市委办公厅的领导岗位上退休了。生活方式、生活节奏、个人兴趣都发生了变化。自行车成了我退休生活中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每天早上,我骑上车先到小公园练练身体,然后去买菜买早点。这几年,我在天津老年人大学上计算机课,在市老年活动中心枫林园上书法课,都是骑着自行车往返。如果哪里举办书画展,远道儿的坐公交去,一般情况下就骑自行车去。就连到医院看病取药,有时候坐公交,有时候打的,而更多的时候是骑车去,这样既方便又节省时间。近几年,由于我的膝盖不好,走路时间长了,两腿吃不消,我就更离不开自行车了。退休后,骑车既是生活之必需,又能活动筋骨、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有的老同志开玩笑地说要“生命不息,车轮不止”。这应该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自行车的生命力
人类即将进入21 世纪20年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庭中自行车逐渐被汽车所代替,过去一家有两三辆自行车,而现在有两辆汽车的家庭已经相当普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行车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吗?自行车还有生命力吗?这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据报道,2018年全国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4038.04万辆。天津是生产自行车的传统城市,飞鸽牌、红旗牌自行车曾驰名全国。去年全国自行车产量排名前五的地区是天津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其中,天津自行车产量位居第一,占全国总产量的54.3%。同时,电动自行车的产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前景可观。2017年5月,上海举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自行车展览会。这次展会吸引了来自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印度、韩国、西班牙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业内人士参加,1300多家企业参展。这次展览会传递世界低碳出行、健康生活理念,展现出自行车产业引领时尚生活、共享美好新未来的前景。天津自行车协会成立于1995年。多年来,协会遵循“集行业之力、办行业之事、促行业之兴”的宗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发展自行车产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天津在全国领跑自行车行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协会举办的一年一届的“中国北方国际自行车展览会”,办出了水平,办出了特色,展示了人们对自行车发展的新希望。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共享单车”这个新鲜事物。网上说,“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共享经济。从这几年的社会实践看,共享单车方便群众出行,解决交通拥堵,符合低碳环保理念,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尽管在共享单车在实施过程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自行车为人们的现代生活提供了新的需要,显示了新的活力。
前几年有报道说,有一个城市的市委书记倡导领导干部骑自行车上下班,受到了机关干部的积极响应。他们说,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一举数得,值得倡导。有评论说,倡导绿色出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现实需要。骑车上下班,不仅是领导者的一种倡导,而应该成为领导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一种自觉行动。这样做的好处是:环保低碳节能,强身健体,减少交通拥堵;还有利于干部转变作风,便于接近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从而更好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办难事。我还听说,在一次市政协会议上,有的委员提了一个关于提倡机关干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建议的提案。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期盼领导干部骑自行车上下班这件事能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一项措施,形成制度,形成风气,坚持下去,以期收到理想的效果。比如,如有可能,把每周汽车限号日定为机关干部“绿色出行日”(骑自行车上下班),可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一种尝试。
自行车运动是一项体育运动,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世界自行车锦标赛、环法自行车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都是有国际影响的重要赛事。在民间,正在把骑自行车作为强身健体的一种重要锻炼方式。许多老年人自发地组织骑游队,周游四方。从体育运动的角度看,自行车更有无限的生命力。
自行车,是我工作中的助手、生活中的伙伴。过去,我离不开它;现在、今后我仍然离不开它!我对自行车情有独钟,对自行车行业今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作者:李清和 中共天津市委原常务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天津市政协原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原主任。南开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1960--1965届毕业生。)
(2019年6月2日稿,40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