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与天津
—纪念周恩來总理逝世48周年
周恩来同志(1898年3月5日至1976年1月8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2024年1月8日,是一代伟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深切追思和缅怀周总理的高尚品德、伟大风范和卓著功勋,学习他的崇高精神,继承他的革命遗志,激励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天津,是周总理人生起步的地方. 回忆周恩来总理的青年时期,他虽然出生于江苏淮安、祖籍浙江绍兴,但他人生起步阶段、事业起点、与邓颖超结识都离不开天津,他们在这里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传播革命思想,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周总理和邓大姐都说过“天津是我的第二故乡”,他们的一生都与天津有着深刻的情感关联。 在南开学校期间,青少年时期的周恩来展现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奋发有为精神。1913年,15岁的周恩来第一次来到天津,进入南开学校。他还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广结朋友。他参加学校话剧团,在《恩怨缘》《一元钱》《仇大娘》《一念差》等剧中担任主角,还曾在南开的《校风》上发表了社论“本社之责任观”,显露出为民族前途振臂高呼的责任感。 1917年6月26日,周恩来以名列班级第七名的成绩,结束了在南开学校四年的课程。在1917年赴日留学之际,他为同学留下临别寄语“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体现了他求学救国的远大志向。 1919年1月,河上肇创办的《社会问题研究》出版。周恩来立刻成为该刊的热心读者。他由一个单纯的、处于彷徨之中的爱国热血青年,开始迈出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的关键性一步。 邓颖超(1904年2月4日至1992年7月11日),6岁就来到天津,11岁时考入了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升入本科,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学生。 她少年立志“振起精神,谋国家之进步”。在学校期间,她频繁参与爱国活动。当五四运动爆发时,邓颖超只有15岁,却积极地参与其中。在这个时期,她结识了周恩来。邓颖超站在桌子上发表演讲,激励女性摆脱束缚,不再依赖于家庭和学校,而是要独立自主。 诞生于五四运动大潮中的南开大学,于1919年9月25日开学,首届招生96人。周恩来成为南开大学的一名首届学生。经南开大学创办人张伯苓等人的批准,周恩来获准免试进入文科学习。正是在南开求学期间,在时代风云的激荡下,周恩来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国的出路。周恩来被张伯苓称为“南开最好的学生”。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领导了天津学生的爱国行动,担任《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的主编;1919年9月,周恩来、郭隆真、刘清扬、邓颖超、马骏等创立了觉悟社,并创办社刊《觉悟》。 1920年,周恩来等学生领袖领导天津各校学生数千人到直隶省公署请愿,被反动当局逮捕。出狱后,南开学校校董严范孙设立“范孙奖学金”资助周恩来从天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周恩来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走上革命道路。 旅欧期间,周恩来和邓颖超确立了恋爱关系。1925年8月,周恩来与刚从天津赶到广州的邓颖超结婚,成为终生的革命伴侣。 周恩来和邓颖超青年时期在天津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的奋斗经历,天津人民将永远记在心中,成为鼓舞全市人民奋勇前进的永恒力量。 周总理多次到天津视察并作重要指示 周恩来青年时期在天津先后读书时间5年多,对天津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关心天津的工作、关注天津的发展,对天津人民无比关怀,多次亲临天津视察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还三次视察南开大学,校园里处处留下了他的足迹。 周总理曾多次作为天津市的代表,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2年2月,天津市政府召开关于天津新港建设问题座谈会,周总理百忙之中莅临天津参加座谈会,对塘沽新港第一期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希望;同年10月,周总理又为塘沽新港第一期建设完工亲笔题词,对工人们给予极大的鼓舞和激励;1959年5月29日,周总理视察天津第二炼钢厂,与工人们亲切交谈。 周总理视察天津农业,20世纪60年代曾陪同西哈努克亲王视察武清县灰锅口乡,并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 周总理十分关心天津文艺事业,1959年5月27日亲自接见天津人艺歌舞团的演员并亲切交谈;1965年5月,周总理观看歌剧《煤店新工人》后,走上舞台与演员们亲切握手表示祝贺。 1966年春节期间,周总理在天津干部俱乐部与天津文艺工作者联欢。 1972年12月12日,周恩来总理陪几内亚总理兰萨纳·贝阿沃吉博士及其率领的政府代表团乘专列从北京到达天津,前来会见已在津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这是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莅临天津。当天,周总理陪同外宾在津观看文艺节目后,与演员们合影。 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天津教育事业。1957年10月,周总理陪同波兰政府代表团访问天津大学,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南开是周总理的母校,他多次亲切地说他是南开的校友。周总理与母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1951年、1957年、1959年他三次重返母校视察。 周总理视察了化学系高分子实验室等。 特别是1959年5月视察南开大学时,周总理不顾劳累,深入到教学楼、实验室、研究所、图书馆、学生宿舍,每到一处就和师生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向学生们发表了亲切的讲话。周总理这次调研的重点之一是大学的教育质量问题。他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情况。 在外文系,周总理翻看学生书桌上的英文讲义,亲自检查学生的听读能力,并给学生纠正读音。我作为南开大学1960年入学的外文系学生,没能亲眼看到周总理在外文系视察的情况,深感遗憾,但我们入学后校系组织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给我们讲解周总理视察南大特别是外文系的情形,使我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我对有周总理这样的“杰出校友”而倍感自豪。 周总理对母校未来的发展寄予厚望。他满怀深情地表示:“南开在新的时代,有新的校风,有新的教学特点,要保证质量,真正能够很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将来共产主义服务。”周总理重返南大视察,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热情。周总理的讲话,使母校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和坚持提高教育质量的信心。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是两位伟人生平事迹和精神遗产的圣地 周总理、邓大姐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天津度过的,他们在天津相识、相知、相爱并共同走上革命道路。两位伟人始终把天津作为第二故乡。 1976年1月15日,根据周总理生前遗嘱,经党中央批准,在邓颖超大姐安排下,将周总理的骨灰分成四份,撒到北京上空、北京密云水库、天津海河、山东滨州黄河入海口。1992年7月18日,根据邓颖超大姐生前遗嘱,将骨灰撒在天津海河。两位伟人长眠于承载他们青年时期成长的天津。 为世世代代缅怀铭记周恩来、邓颖超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经报请中共中央批准在天津建立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纪念馆于1996年12月23日奠基开工,经过参建人员的奋力拼搏,仅用一年零四个月就高质量地完工建成,在周总理百年诞辰前夕,于1998年2月28日落成开馆。 我作为天津市委办公厅工作人员,有幸参加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落成开馆仪式的接待服务工作,甚感荣幸。至今我对开馆当天隆重热烈的场面仍记忆犹新,对参观纪念馆所受的教育终生难忘。 党中央、国务院对纪念馆的建设十分关心。江泽民同志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这九个镏金大字在纪念馆正门上方熠熠生辉。李鹏、李瑞环、李岚清同志分别为纪念馆题词。宋平同志专程来津出席开馆仪式。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周恩来和邓颖超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专程来津出席开馆仪式。天津市党政军领导同志和各界人士代表共1500多人出席。宋平同志和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市长的张立昌同志为纪念馆揭幕。 张立昌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已经成为鼓舞我们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他表示,一定要把纪念馆办成对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继承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遗志,开拓进取,扎实苦干,为把天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而努力奋斗。 仪式结束后,各位领导、来宾和各界代表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塑像并参观了展览。 在参观中,通过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解,看着一张张历史照片和一件件珍贵的文献文物,我深入地了解了周总理和邓大姐在不同历史时期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他们的革命生涯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激励着我们继承两位伟人的革命遗志,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伟大风范和崇高精神,立志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通过参观,我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和党性党史教育,上了一堂生动的难以忘怀、终生受益的党课。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位于天津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北侧,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411平方米,展览面积5738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分为四大展区,即主展馆、仿建的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展区、周恩来总理专机展区和“新海门”号船舶展区。 2008年5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13年1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该馆同时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纪念馆主体建筑为三层,高21.3米,布局呈“工”字型,屋顶采取传统重檐形式并结合现代工艺,外檐镶嵌花岗石,色彩朴素淡雅;纪念广场、巨型花岗岩雕像“高山仰止”、西花厅、周恩来总理专机、“新海门”号船舶等与主建筑相互衬托,环境幽雅,气氛庄重;馆内藏品丰富、文物价值弥足珍贵,征集到的文物、文献、照片及其他藏品有15000余件,珍品达500余件。 2020年12月30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闭馆,进行基本陈列改陈及提升改造工程。 此次改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六个杰出楷模”为指导,全面展示周恩来和邓颖超的生平业绩以及他们的伟大情怀。 “人民总理周恩来”为周恩来生平展,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为追求真理不懈探索”“为民族解放建立功勋”“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三个部分,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始终,展现了周恩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 此外,纪念馆还从万余件馆藏文物中,选择精品文物充实到展览中,改陈后新文物占比将近一半。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如“周恩来编纂的《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 “周恩来出席外事活动时使用过的公文包”、邓颖超的开支账单、邓颖超出访时穿过的西装等,都充实到了展览中。 本次改陈还将新征集的最大一件文物,即承担当年邓颖超同志骨灰撒海任务的“新海门”号船舶安置于馆内,使该船舶作为基本陈列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1年7月1日,纪念馆的提升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重新免费向公众开放,更好地展现了展品的内涵,为观众打造出更具感染力、参与度更高、互动性更强的参观体验,实现了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的更佳效果。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学习周恩来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 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同志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上奋勇前进。” 习总书记评价周恩来同志是“六个杰出楷模”: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总书记的“六个杰出楷模”是对周恩来同志一生的最好评价,是对周恩来精神的最好诠释。 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切缅怀周恩来同志为党、人民、国家和人民军队建立的卓著功勋,追思和学习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杰出楷模的崇高精神,使这种精神在我们头脑里扎根,变为砥砺奋进、乐于奉献的自觉行动。 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周恩来精神,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为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夺取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胜利,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不懈奋斗 . (文中有关资料、图片选自媒体和网络)
请大家一起呼吁:祖国文明建设应从央视和国营媒体禁刊酒类广告做起。酒,从精神到肉体已经伤害了无数国人!-《海外南开人网》敬启 |
公益網站
|
---|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01/14/2024
|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