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龐金富校友 September 16, 2021
《按语:近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学习中医热,尤其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兴趣很高。这里向大家推荐一文,功大家学习参考。 》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载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撰于公元200-205年。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金匮》作为中国医学第一部论述杂病证治的专书,有它自己的特点,表现在辩证纲领有别于《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也有别于后世温病的卫气营血辩证及三焦辩证,尤其以脏腑内科杂病的辩证纲领。
在方剂应用方面,《金匮》和《伤寒论》相同方有44首,约占《金匮》的20%,但是《金匮》不仅另辟途径创制了二百来首方剂,而且在《伤寒论》基础上加味变化,使之更适合杂病的辩证和施治,且往往有化平淡为神奇之妙。
在用药方面,两书也有所不同,如伤寒论中无方用黄芪,而金匮中用黄芪达8首之多,伤寒论只有4方用了当归,而在金匮中当归的方多达14首,其原因在于内科杂病血虚之症亦多。
金匮和伤寒论的方剂都有疗效较高、用药简练、配伍严谨等特点,被后世尊为经方。程门雪克中医指出“治杂病的方法,大半来自金匮,各篇所出之方,几乎无一不妙,指导意义极大”。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里面的方子,理法方药是一脉相承的,实用性强,极有必要好好的学习一下。
《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相对于其它的书,是言简而又意赅,可见仲景不仅是一个医学家,而且应该是一个文学家,是个文言文的大家。我们纵观一下《伤寒论》里面的文笔严谨,去一字嫌少,添一字嫌多,因此确实有必要好好学习。也有的人说了,既然写得这么好,为什么叫《伤寒论》,而不叫《伤寒经》呢?其实我们的古人说哪本书是“经”,哪个是“论” ,哪个是“说”,是非常有界限的。“经”是只谈结果,不谈原理,比如《易经》、《内经》、《道德经》等等。这些经书很难看懂,因为他只告诉你结果,不告诉你原理,所以我们读起来就很困难,所以说“经”是用来讲的,一定要有师父给你讲。而“论”我们相对就能看懂,它既讲原因,又讲方法,还讲结果。你看《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前面写病机、 病因,还有一些鉴别诊断都给你讲了,最后某某方主之,这就是“论”。“论”的东西就是定理,我们没必要再去搞一个科研去验证《伤寒论》,去验证《内经》,没必要去验证公理和定理。
接下来再谈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学《金匮要略》?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虽同出一人手笔,二书所论却有异同,但不同之处是主要的。从内容看,《伤寒论》以论外感伤寒为主,虽然其中也有杂病,但多属外感误治引起的内伤病变。“金匮”以论内伤杂病为主,然其中也有外感病,这说明外感与内伤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即外感亦造成内伤,内伤亦易招致外感。从辨证方法看,《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主,“金匮”则以脏腑经络辨证特别是脏腑辨证为主;就疾病的传变看,由于伤寒是感邪为患,故变化较多;内伤多是自身脏腑功能失调致病,故传变较少。就治疗方法看,伤寒治疗是以祛邪为主,祛邪亦即安正;内伤治疗则以扶正为主,扶正亦即祛邪。就用药看,伤寒侧重祛邪,故未用黄芪,当归也少用;内伤以扶正为主,故补药如归芪之类多用。外感寒邪每易伤阳而致虚脱生变,故《伤寒论》中附子多生用,取其回阳救逆;内伤多阳虚,故“金匮”中附子多炮用,取其扶阳止痛。尽管如此,两书亦有相同之处,如病在阳明胃者,多属实证热证;病在太阴脾者,多属虚证寒证。例如“金匮”的《腹满寒疝宿病篇》及《黄疸病篇》所论述的病机与《伤寒论》的《阳明篇》、《太阴篇》却有相同之处,其治疗方法与方剂,也可通用。另外,“金匮”和《伤寒论》相同的条文有43条,(按原本重复57条),相同的方剂有44首,且两书之方剂都具有药味少,配合严谨和疗效高的特点,也说明二者联系密切,如将两者结合研究,自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学习《伤寒论》和《金匮》的方法之一。
发布于 2021-09-16
敬请大家一起呼吁:祖国文明建设应从央视和国营媒体禁刊酒类广告做起。酒,从精神到肉体已经伤害了无数国人!
-《海外南开人网》敬启
Alcohol and Aging 酒精与衰老(英/中)
How Alcohol Affects Your Body 酒精如何伤害你的身体 (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