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umniemblem
2
60
首页 健康 大千世界 校友
师生

旅游摄影

关于本网
1
难忘五十年前我和大学生们的沉湖军垦岁月

熊吉平 October 31, 2022

思念,是一种幸福的忧伤,是一种甜蜜的惆怅,也是一种温馨的记忆。

前不久,湖北省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李明贵同志送给我一本章华荣同志撰写的长篇纪实文学《我心依然》,我如获珍宝,手不释卷 ,一鼓作气地拜读完了这部佳作。读着读着,时而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时而让我悲喜交集,老泪纵横。《我心依然》把我带进了那段人生中难以忘怀的艰贞岁月,万千思绪久久难以平静……。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4/1c6c9aa4a7e543efa74eb0d938aa93cf.jpeg作者近照

1964年冬,我应征入伍在武汉军区8199部队85团3营9连当兵。部队驻扎在孝感花园镇〔现孝昌县〕,师部在王家岗,我们团在松林岗。开始,每天除进行政冶、形势、战备教育外,就是紧张的军事训练。12月初,我们团奉命开赴到洪湖县〔今洪湖市〕大同湖军垦场挖湖造田,其艰苦程度与后面要讲的沉湖一样,苦不堪言。1965年7月,伴随着国际风云形势的变化,武汉军区从辖区内的各部队抽调人员组建了工程兵309团,代号为8258,隶属于武汉军区154部队,我们排成建制编入到一营二连,我在一排三班,同年11月,我被调到营部警通班当班长,196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遵照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指示,我们部队的主要任务担负着河南、湖北两省境内的国防工程修筑。1968年春,我们团完成了应山县〔今广水市〕孝子店军事工程后,奉命开赴到河南禹县〔今禹州市〕、新郑县〔今新郑市〕与中牟县交界处修筑国防工程。

1968年9月,中共中央93号文件决定对在校应届大学生进行分配,文件特别强调:为了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 "大专院校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必须先当普通农民、普通工人,并选拔一部分毕业生到解放军农场锻炼。"在这种背景下,全国老五届的大学毕业生分三批次到达部队军垦农场,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于是,便从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到军垦农场担负管理、教育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

1968年11月初的一个夜晚9点多钟,我带上行李从新郑火车站上了由北京开往武昌的列车,这是一列慢车,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才抵达武昌车站。我背上背包、提着行李步行走到丁字桥附近,在施洋烈士陵园正对面的武汉军区第三招待所[现中南花园酒店]入住了,吃罢早饭后就到军区工程兵机关干部部门报到,接待我的一位领导给我讲明了情况和任务,并要我等待出发的通知。

第二天上午8点,通知我们带上行李在招待所门前集合,从各部队抽调的三十多名军人,乘坐两辆解放牌军用汽车,跟随着一辆北京212吉普车开出了招待所,经过沔阳,于下午五点多到达天门县乾驿镇的大屋台,军垦农场的场部所在地。到达农场场部后,我被分配到五连担任司务长。五连住在离场部不到两里路的李家湾,当时的所有人员全部分散安排在贫下中农家里,我住在李老汉家里。

1969年2月我被调到场部后勤处当军需助理员,负责全场现役军人的军需物资和近千名大学生的工作服装及物资的管理、分配及发放等项工作。

沉湖,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是原天门县、汉川县的邻界处。因水位季节变化幅度大,每到冬季,湖水退尽,湖底基本都已于涸露出,所谓'地脉迤逦为洲坻',故名为沉湖。

沉湖是一个自然湖泊,接纳汉江与天门河水系的渍水,由两分泄出去,一路由万福闸流入长江,一路由共济闸经竹筒河泄入汈汊湖。总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其中百分之八十在天门县境内,南与多祥镇、麻洋镇接壤,西与横林镇相望,北连干驿、马湾,东为汉川县管辖。

沉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基地,2001年9月,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根据毛主席的'五.七'指示,1966年9月22日,武汉军区一军七师机关和直属队19团、20团、21团、坦克自行火炮团进驻沉湖,开始围湖造田。1967年春,七师各部队一度撤离沉湖,分赴河南、湖北执行三支两军任务。1969年冬,武汉军区再次组织7师、50师进军沉湖参入围垦大会战。

1968年秋,遵照中央指示,1966、1967、1968年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拔一部分到解放军农场锻炼,沉湖军垦农场共划分10个开垦垸,武汉军区派出8199、8250、6090、6091、6092、6093、4891、0090、149和154部队组建分场,分别驻扎在天门县、汉川县的干驿、马湾、蔣湖、周口、二河镇、万福闸、毛家湾、脉旺、石剅等地。

沉湖军垦农场从1966年冬至1971年春,数万名解放军官兵、数万名大专院校毕业生、数十万民工参加了围垦沉湖的大会战,围垦农田13万亩。昔日'地脉迤逦为洲坻'的沉湖,如今围造成良田万顷,创造了人间奇迹。

我们154部队农场场部坐落在干驿镇大屋台,自建的三栋平房一部分作为办公和宿舍用房,另有两间打通做军垦服务社,单独盖有卫生所、厨房、猪圈、厕所。办公室门前用泥土堆了一个平台,专供农场召开全场大会和文艺演出之用。土台四周空旷,没有树木遮阴,也没有围墙栏杆,夏天烈日暴晒热的透不过气,冬天雪侵霜打冻得直打寒颤。场部为正团级单位,人员编制除场长、政委、副场长、副政委各一名外,下设办公室、政治处、后勤处,共30余名现役军人。农场共有6个连,每个连编制:连长、指导员各一名,四个排的排长均为现役军人,副连长、副排长,正副班长由大学生担任。我们后勤处编制有8名现役军人,另从连队抽调2名女大学生在军人服务社当营业员,一个名叫彭祖光,武汉市汉阳区钟家村人,湖北大学毕业,性格开朗,干事泼辣,说话、做事像个男子汉,农场锻炼结束被分配到内蒙,后调回到云梦化工厂工作;另一个叫单树琪,回族,武汉市武昌区紫阳湖人,中南民族学院毕业,性格内向,做事稳妥,比较内秀,农场结束时被分配到阳新县富池镇中学任教,后调回武昌一所中学当老师。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4/de74d4b059dc426fb5c3fe3d7dc1e60f.jpeg沉湖农场后勤处八位战友(右一为作者)

我们的处长吴悦宏是广东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军的老兵,为人正派厚道,谦和善良,组织领导能力较强。别看他个头不高,讲起话来嗓门特别大,中气十足,每次开会,除了说点讲政治之类的套话外,就是念念不忘的几句老话,他常说:我们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全场提供物资、资金和生活保障,为大家服好务,特别是连队,他们很辛苦,千万不要马虎,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的杨场长和高政委是抗日战争时期参军的老战士,柳副场长和趙副政委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兵,他们的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都比较高,而且特别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善解人意。无论是召开管理人员大会,还是平时,经常给我们讲的主题就是:我们这些军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落实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上级把我们派到这里来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把这批有文化、有知识的大学生带好、管好,不能出任何问题。所以,我们这些军人一定要事事遵守纪律,处处以身作责,从严要求,做好表率。有人说他们是"臭老九",是"修正主义的苗子",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现在都是我们的战友,要和他们同甘共苦,携手并进。我们一定要善待他们,关心、帮助、爱护他们,他们都将是祖国建没的栋梁之才, 我们一定要平平安安,完好无损地把他们送出沉湖,努力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部队入住后,开始进行政治学习和入场教育,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毛主席语录》、《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人民日报》社论等,入场教育就是部队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及军垦农场自定的一些规定等等。待到湖中水位退出,一边抽调人员在制高点上修建简易平房,一边是开渠、修路。战友们顶风冒雪,不顾严寒,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干劲冲天,一个冬春下来,房子盖起了,路也修通了,主干渠也基本完工了,全体人员撤出民居,搬进了自已盖的简易营房。最让我难忘的是,这批大学生为了接受"再教育",可真算得上吃尽了苦头,饱尝了磨难,顽强的意志最终使他们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锻练。

那个寒冷的冬天,风雪交加,天寒地冻,冷风刺骨,为了抢在雨季到来前完成开渠、平整土地的任务,他们在现役军人的带领下,咬紧牙关,破冰淌水挖泥筑渠。营房离工地有点远,早出晚归,午餐由炊事班做好后用铁、木桶挑到工地,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饭后稍作休息便又投入到紧张的劳动。第二年的初夏,滂沱的暴雨下个不停,洪涝成灾,眼看修好的干渠要被洪水泡垮,一场抢险救灾的硬仗打响了,场部领导下达命令,机关除留值班的外,其他全体人员分别下到各连,和大家一同下湖保堤。一声令下,全体人员不分男女,高声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口号,一齐跳下水中排成长队用木料打桩加固,用草袋土垒墙护堤。很多女同学不甘落后,为了保住大堤,不顾自己例假期间的特殊情况,奋不顾身地跳进齐腰深的冰冷水中参加抢险,经过几天紧张的战斗,大堤终于保住了,可后来才知道,在这场战役中,有不少女同学却染上了妇科病,有的男同志患上了关节炎症。尽管如此,大家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记得有一次,我在一个连队的墙报上看到一位学生战友写的一首诗:"站在沉湖望北京,碧水紧连天安门;手握铁锹开新宇,乐在熔炉炼红心。战天斗地何所惧,艰难险阻任我行;不到长城非好汉,一颗红心向北京"。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4/4f06022a3c81454284797ab024c2aaa1.jpeg大学生劳动休息场景

沉湖里面蚂蟥、蚊虫不仅多且很大,野菱角遍地都是。白天下湖,尖硬的菱角扎得脚板无比疼痛,站在水里,蚂蟥叮在小腿上鲜血直流,夜晚被蚊子咬得身上直起疙瘩。当地有首民谣:干驿田二河,蚊子大似鹅,打它一桨板,还能飞过河。那时生活非常艰苦,每人每天只有0.45元的伙食费,面对整天担负着繁重体力劳动的年轻小伙子们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有时为了改善一下生活,大家利用休息时间下湖挖点野藕,摸点小魚。后来,场部领导号召各连搞点农副业生产,主要是养猪、种菜以贴补伙食。炊事班做饭的,养猪的全都是大学生担任,他们都学到了一身好手艺,如二连炊事班翁行德还成了一名养猪能手,后来还走上了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的领导岗位。

那个年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一个"忠"字当头的年代。军垦农场和全国上下一样,把"三忠于"、"四无限"、活学活用《毛主席语录》当作政治教育的必修课。即"心往忠字上想,劲往忠字上使,汗往忠字上洒,血往忠字上流"。"三忠于"就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四无限"就是"无限热爱,无限信仰,无限崇拜,无限忠诚"。"三忠于"、"四无限"主要体现在"早请示,晚汇报,唱忠字歌,跳忠字舞"。所以,不论晴天、雨天,每天早饭前必须要列队毕恭毕敬的站在毛主席的画像前,向他老人家请示今天准备干些什么?紧接着唱完"忠"字歌才能吃饭;晚上要向他老人家汇一天的工作、学习、思想等情况,然后跳完"忠"字舞才能休息。再就是开会、吃饭、上工之前都要朗诵一段《毛主席语录》,以表达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忠诚和拥戴。天天如此,尽管大家心里有些想法,但在行动上都十分认真,不敢马虎,因为这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忠字歌"的歌词是:敬爱的毛主席,您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您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您唱,千万颗红心向着北京,千万张笑脸迎着红太阳,敬祝毛主席万寿无彊!敬祝毛主席万寿无彊!跳"忠字舞",用的是当时最流行《敬爱的毛主席》、《大海航行靠舵手》、《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歌曲。农场还开展了"斗私批修"、"忆苦思甜"、"清理阶级队伍"等活动,我们这些做管理的现役军人和学生战友们一样,必须严肃认真,积极参与,向自己的私心杂念开刀,向修正主义路线开炮。经常请当地苦大仇深的老贫农作忆苦思甜的报告,大讲旧社会的苦难,大讲新社会的优越。听众不时地在主持人的带动下举起拳头高呼:"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紧跟毛主席,狠斗封资修"。大会一结束,开始吃"忆苦饭",忆苦饭是用野菜,残汤剩饭放在一起熬成一锅稀粥,不放油盐,闻起来发酸,吃起来发苦〔因有特别苦的野黄花菜〕。我们这些出生在农村,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倒不是问题,而对生活在城里人却是免为其难了,然而,这是一项政治任务,不吃就是阶级立场问题,要挨批,所以,大家必须要吞下去。记得我们参军刚到部队,新兵培训教育必修课之一就是"忆苦思甜",吃"忆苦饭"。

那个年代,是一个封闭的年代,加之部队管理规定严格,男女之间不能谈情说爱,即便是在一起上大学时的恋爱关系,也只能在节假日的白天偷偷摸摸地见个面,还不能让别人发现,否则就要挨批评,作检讨。有的同学编了一个顺口溜:"男农场,女农场,当中隔道铁丝网,解放军同志来站岗,只许看,不许想。"对待现役军人的规定更加严格,不准单独与女同学谈话,更不允许和她们谈恋爱,一经发现,严肃处理。有位连队的干部和自己同乡的女同学有了恋爱关系,后来被发现了,组织上作出决定,给予党内处分,并撤销了他的职务,让退伍回老家了。

1970年秋,这批老五届的大学生完成了接受"再教育"的全部课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终于结束了军垦农场的艰苦生活环境,要奔赴到全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再立新功了。在场部举行的欢送会上,一位大学生战友情不自禁的吟诗一首:"沉湖雄浑枕汉江,壮似琵琶挂天广;春夏之交绿滿波 ,金秋时节粮滿仓。军垦熔炉大课堂,艰难困苦百炼钢,患难携手相与共, 战友情深永难忘!"这是他们对沉湖军垦场劳动锻炼的真切感悟。

1970年7月下旬,我带着30名大学生的档案和分配介绍信,从天门县城坐上开往郧阳地区〔今十堰市〕的公共汽车,路上颠波了八、九个小时,晚上7点左右才到目的地,住在郧阳军分区招待所。第二天上午9点,到地区劳动局进行了人事及档案的交接。交接完毕,经办人给我写了收据证明后,我即返回沉湖向场部交了差。送完这批军垦战友后,场部集中现役军人进行了工作总结,然后各自回到自已原来的部队,我很幸运,直接调到154部队机关工作。后来,这批大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奋发向上,真正成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和骄子,很多人走上领导岗位,如我所知在沉湖农场锻炼的大学生中的漆林、翁行德官至省部级;李明贵、刘传奇、甘家宽、柯德馨、温遂和等多人官至地厅级;袁绍北、郭崇久、毕政录等县处级干部处处皆是,他们不愧为是经过大熔炉用"烈火"炼出来的"金钢",为社会主义建没扛起了坚实的大樑。

五十年的光阴流逝了,尽管时过境迁,回首那段历史,仍让我流连往返,正如《我心依然》的作者章华荣先生所说:"那是一段令人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这代人,伴随着共和国一起成长,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闯过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坚贞不渝地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不离不弃。特别是近70万在军垦农场锻练的老五届大学生和上千万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真正起到了担当重任的栋梁作用,不愧为是共和国的赤子,社会主义建设的精英,中华民族的坚强脊梁。

【点评】 李明贵:大学生军垦那段历史强有力的佐证

当年,熊吉平同志是军垦农场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工作的部队干部。既清楚地了解吸纳大学生参加军垦、接受"再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工作要求,又在贴近的位置观察和触摸到大学生们的实际表现和精神世界。他的回忆文章用平实的语言、朴实的情感,真实地录写了当时的军垦生活,是那段历史最强有力的佐证。说起那段往事,军垦人个个刻骨铭心:有些旁观者大多不了解,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淡忘;也有些耿耿于怀者,则痛心疾首,斥责那是对学子惨无人道的折磨,讥讽感恩岁月的怀想是为"暴政"唱赞歌。章华荣同志首次以长篇纪实文学的形式为历史存照,为学子立传,用辩证唯物史观描述特殊历史时代的特殊人群对人生境遇的态度和感受,从数十万老五届大学生的艰难经历中提炼了可为后世滋养的精神财富。所以,《我心依然》引起了我们的共鸣和社会的热议。

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424/37deaa992fa24e569a295ce669f18928.jpeg湖北省省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李明贵

吉平的文章以另一个角度和身份谈这段往事,可以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对学子的了解。比如说,军垦究竟是不是对学子的抛弃和惩罚?吉平的文章谈到部队首长要求"善待学生",把他们"管好带好"。在他们心目中,大学生都"是有知识的人",应该视为老师,待若兄弟。事实上,军垦农场的部队干部对我们关心爱护有加,劳动更是身先士卒。住地的农民对我们也同样情谊深厚。应该说,我们当时的处境,不是只有劳动的艰苦,更有来自部队干部、农民群众沁人肺腑的温暖。我们锻打意志、锤炼丹心的自觉性,不正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吗?

再比如,我们很多人都动情地缅怀农场给予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定力,这是矫饰之态吗?吉平同志的文章述说了他的经历,因为我与他后来在同一地区工作,是同事,也是朋友,我对他有很深的了解。无论他在地委组织部任职,还是在省保险公司主事,他都是把基层的群众放在心上;无论是组织号召援藏,还是要求异地轮岗,他都主动请缨上阵。他多次对我说,沉湖军垦的经历留给了他太深的影响。一个人可以矫饰一阵子,但不可能矫饰一辈子,只有刻于心,溶于血的人生领悟才能主导终生。吉平是和我们一样"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于沉湖的军垦人,对沉湖军垦始终有一种特别的情感,旧路青山在,花落又逢春。

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classicdivider

mainbuilding

193

campus

1敬请大家一起呼吁:祖国文明建设应从央视和国营媒体禁刊酒类广告做起。酒,从精神到肉体已经伤害了无数国人!
-《海外南开人网》敬启

starAlcohol and Aging 酒精与衰老(英/中)

starHow Alcohol Affects Your Body 酒精如何伤害你的身体 (英/中)

8

南开校友及海内外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newyearwish

| Contact 联系 | Last Revised 10/31/2022 |
©2008-2022 NANKAIOVERSEAS, NONPROFIT WEBSITE | POWERED BY BLUEH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