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待人友善、不争霸权
中国海军日益强大,南海主权之争将迫使其邻国加强各自的海军,并越来越依赖美国海军来抗衡中国。南海可能成为今后几十年的军事前线。从全世界范围看,外交和经济领域已呈现多极化,南海可能也会展现军事上的多极化。 现在,美国维持了南海脆弱的现状,遏制了中国的冒进,对中国的外交和海军形成制衡之势(当然,这并非说美国行事高尚、中国自然而然是坏蛋。)但是,美中之间当前的力量对比最终可能会变得有利于北京。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地理上处于东亚的中心位置。 对亚洲地缘政治新格局的最全面概括不是出自华盛顿或北京,而是来自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战略研究教授休.怀特的《权力转移:澳大利亚未来与美中关系》一文认为,亚洲正经历经济上的变化,因而在政治和战略上不可能没有变化。他认为,经济强盛的中国肯定不愿美国在亚洲扮演军事领导角色。在中国崛起的情况下,美国的主导地位或许反而会给亚洲带来动荡。 美国的主导基于一种观念,认为中国是专制国家,因而其"国外行事肯定不能让人接受"。怀特认为事实未必如此。中国以待人友善、不争霸权自居,也不愿像美国那样热衷于干预别国事务。因为中国自视为中央王国,其主导地位的基础在于中国相对于世界历史所固有的中心作用,而非试图往外输出什么制度。 换言之,未来的问题所在很有可能是美国而非中国。实际上,我们或许过于关注中国国内政权的性质,谋求限制中国在海外的势力,因为我们不喜欢中国的国内政策。美国在亚洲的目标应该是平衡而非主导。恰恰因为硬实力仍是国际关系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给正在崛起的中国腾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