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光耀對中國的世紀預言 備受關注 |
半世紀以來,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言論,一直受東西方重視,他對中國現代化的看法,備受華人關注;現在,他年邁病重入院,還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人們一面追蹤他的病情,一面不禁又想起他對中國的預言。 經濟上,他對中國的預言是:中國的生產總值(GDP)必將超過美國。這是他多次重申的看法。他認為,經歷過19世紀西方衝擊和20世紀中日戰爭的中國,追求經濟發展是舉國的共同目標;未來10年、20年,中國可能還無意成為世界最強國家,但GDP必然超越美國。 政治上,他預言,中國不會出現民主制度,且不可能推行多黨制和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他斷言,中國不可能出現民主革命,如果出現這種革命,中國將會崩潰。至於議會制度,他說,只可能出現在地方基層的鄉鎮政府,且這種變革只會緩慢發展。 綜合國力上,他預言,中國的GDP雖然超過美國,但美國仍將保持優勢。他的判斷主要根據兩點。一是語言,他說,美國用英語,英語是世界語言,可吸引人才和投資;中國用華語,華語對世人的吸引力不及英語。二是人才,他說,美國是民主和移民國家,只要繼續推行既有的移民政策,全球人才仍會流向美國;中國人口雖多,但移民少,長期來說,人才使美國占優勢。 對上述的預言,大體可作以下分析。 第一,亞洲價值。李光耀統治新加坡50年,他引為治國方針的「亞洲價值」,主要是在政治和社會方面控制,以求達到社會穩定,集中力量發展經濟,創造財富,再用財富改善社會,以及提高民眾生活水平。在這個模式下,被現代社會視為普世價值的自由民主,在新加坡得不到發展。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有如柏拉圖的「理想國」;柏拉圖的理想國,由「哲君」作統治者,而李光耀就是新加坡的哲君。 第二,鄧小平。人們發現,李光耀與鄧小平有驚人相似之處。李光耀的亞洲價值,包括政治和經濟發展方向,全都出現在鄧小平治下的中國。鄧小平鎮壓民運,政治上加緊控制,但在經濟上則放鬆,創造出口型經濟,又引進外資,發展本土工商業,為中國經濟打下起飛的基礎,這些都可說是亞洲價值的成果。李光耀和鄧小平都是務實主義者,現代化是首要目標,全力追求GDP,將新加坡和中國從第三世界國家變為第一世界國家。亞洲價值至今仍是中、星的主導思想,看不到會有改變。 第三,習近平。習近平上台兩年,積極反腐,又推行經濟轉型,已在中國掀起巨變。但從新聞報導看,這些新近的變化還沒有成為李光耀的思考議題。那麼,中國現在推行的反腐和經濟轉型,會使李光耀對中國的預言失準嗎?關於經濟轉型,特別值得注意,因為中國現在推行的經濟轉型,一方面從過去著重出口變為發展內需,另一方面則從過去著重中央干預變為加強市場化。但在李光耀和鄧小平的觀念中,「中央」永遠大於「市場」,因此轉型能走多遠,以及自由市場式的競爭可發展至什麼程度,現在都在試驗中,試驗的結果將影響到轉型的成敗。 第四,中國的最大預言。其實,除了對中國政治、經濟和綜合國力的預言,李光耀對中國還有一個最大預言,就是:新加坡是中國的縮影。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會2013年全球國家人均收入資料顯示,新加坡為7萬8700美元,中國為1萬1900美元,兩者差距達6.5倍。習近平的中國夢目標是:2020年,中國的人均收入爭取在2010年的水平翻一番;就算目標達成,仍與新加坡有一段差距。不過,追求人均收入,應是中國的目標。今日的新加坡,就是明日的中國。 不過,以亞洲價值為師,是正確的道路嗎?李光耀統治新加坡半世紀,最被人稱道的是提高數百萬人的收入;但除了李光耀,新加坡不但沒有出現過全球出名人物,也沒有產生過什麼重要著作、科技發明、流行音樂和電影電視。過去30多年,中國也是單軌列車,全力向著GDP駛去,但路軌以外的風光,譬如文化、藝術、學術和思想等,只存在於過去的中國,成為懷舊的對象。中國未來要成這樣嗎?令人深思。 |
南开校友/各界朋友信息交流网站
|
---|